决战车险保费空窗期:健康险能否扛起盈利大旗财险寿险财险公司险种

2022年前三季度,财险行业不足98%的综合成本率,着实令车险综改后的财险业扬眉了一番。

有业内者言:

“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整个财险行业车险综合改革实施与健康险赛道争夺的双重因素叠加的大环境下,实属意外。至少年初做预算时,并没有这么乐观。”

纵览2022年的财险行业,最大“福祉”无非疫情“封城”下拉低的出险率与赔付率,给更多2021年尚游走于亏损地带的险企赢得喘息的机会。

这多少有着“运气”的成分。

基于上述对市场形势的理解,不难看到许多财险公司经营管理者对2023年财险市场的预判,持悲观态度。

2023年是否还能保持2022年的乐观盈利形势?基本呈现出一边倒的结论:

“不会。甚至2023年,恐怕会是财险市场竞争比较难干的一年,竞争烈度将更大。”

那么, 面向即将到来的2023年,财险市场将呈现怎样的打法?

-Insurance Today-

盈利不能只靠防疫

待到2023车险提价或成推手

2022年财险行业承保盈利能力提升的最大功臣,非车险莫属。

整个行业车险1-10月不仅实现了6.2%的保费正增长,而且截至9月末,车险综合成本率不足97%。足足3个点的盈利空间,为行业撸得近百亿的承保利润。

然而3个百分点的车险盈利空间何来?从数据观察可知,是分子与分母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分子看:受疫情的影响,2022年车险出险率的下降有目共睹,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为16.2%,这一数值与2020年疫情初次爆发时期的数值一致。

在已决案均赔款基本未变的情况下,因出险率的降低令总赔款下降了3.5%。

从分母看:除了行业车险整体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明显提高外,车均保费价格的提价,也进一步带动了整个行业车险保费充足度的提高。

从2022年行业交流数据看,车险的车均保费较综改前明显下降,特别是商业险车均保费下降了19%左右,消费者享受到了车险降价的红利。

但是这一数据较2021年行业车险亏损时期相比,却是有一定幅度提升的,2022年1-10月的商业险车均保费为2381元,同比提高2.2%,较2021年末提高2.8%。

可以推断,行业各主体在2022年对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下限普遍做出上调的修正动作。

故而在分子与分母的共同作用下,行业车险的盈利能力较2021年相比提升显著。

-Insurance Today-

车险迎来保费空窗期

厚利头部公司或将进入新一轮竞争周期

上述数据可见,2022年的车均保费有所提高,且市场中间费用有所抬头。这当时车险进一步改革深化的动力聚集。

纵观车险历史周期,可发现一旦行业进入到厚利阶段,头部公司抢占市场的热情会陆渐高涨,促使其更快的拉开与其他主体的优势差距。

从2008年-2011年和2016年-2019年两段行业车险盈利周期可见,老三家的车险市场份额占比,相对提高。

老三家的带动下,其他主体在势必被动跟进,导致整个行业出现周期拐点,利润开始下行。

2022年的市场,即凸显这一节奏。四季度的车险市场,头部公司的发力动作,明显超过中小公司。

如是预判,结合历史借鉴,为保证车险改革的成效,车险行业在2023年大概率会有两个动作:

其一,车险监管力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高压态势,市场继续执行限额限速,避免整体市场走乱。

其二,让车险还债,将2022年封控地区的车险保费,进行停驶或延期补偿。这一措施, 2022年的上海市场已经有所体现。

故而2022年四季度还处于封控的地区,或将在2023年面临至少超过1个月的车险保费空窗期。

这更会刺激一些公司抢抓2023年的车险开门红。否则明年四季度,保费延期下的车险市场,将进一步压缩保费空间。

-Insurance Today-

健康险规模优势初显

承保亏损降至1个百分点,具备盈利基础

传统认知中,财险行业,也许并不具备做健康险的基因和能力。这是基于对寿险公司的经营理解。不过寿险公司多年来,也没有真正经营好这块业务。

如今行业数据,却给出了另一种趋势结果:即财险行业的健康险盈利能力,在持续改善。

从行业大趋势看,健康险综合成本率自2019年起开始下降;

到2022年三季度,健康险业务虽然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但亏损幅度已控制在1个百分点附近,已基本可以依靠投资收益实现正利润。

这看起来,更像是健康险进入财险市场以后,被做成了车险的逻辑,形成规模效应。

事实上,如果剔除财险公司健康险经营中庞大的政保业务,健康险业务应该是有着不错的利润。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健康险业务做得最大的人保财险和太保财险方面,这两家亦是政保业务大户,当前还处于亏损阶段。

而政保业务较少的大中型公司,如阳光、太平、华安,虽然健康险业务的规模仍处于第二军团,但健康险利润率,却相当不错。

最为明显的就是纯市场化、个人业务的互联网财险公司,在健康险赛道上盈利能力颇为不错。如众安在线和泰康在线的健康险承保利润率都超过5个百分点。

这也说明,车险市场所形成的规模相应,在健康险领域正在逐渐展开。这也令更多的企业看到了健康险业务的盈利能力。

上述也在一一佐证,健康险,的确有成为车险之后第二大看家险种的潜质,市场空间和盈利潜力巨大。

2023年健康险赛道的争夺,势必将会更加激烈。

-Insurance Today-

谁还可承接规模保费缺口

责任险、信用保证险行不行?

车险与健康险外,财险市场里是否还存在拥有一定保费规模体量,且可市场化的业务?

大概责任险与信用保证保险,属于可市场化险种的这一类范畴。

部分公司,陆续发力这两大险种。

问题是,上述业务还正处行业下行周期,看不清可盈利的方向。

故而没有股东优势和场景优势的财险公司,挺进市场化的非车险业务,只是看起来很美罢了。

后记

2023年,怎么打?

即将到来的2023年,有着可预见的大规模车险保费空窗期,加之头部公司带节奏的车险无形压力,尚未找到清晰盈利点的市场化非车险竞争的无奈,皆令2023的诸多中小财险公司看起来有些难。

如何选择发力险种,是个纠结的问题。

综上种种数据趋势,2023年市场中最大的变数,存在于健康险领域中。

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令整个行业健康险的赔付率持续优化,从而一举进入行业盈利周期中,这是值得期待的。

这也更说明2023年财险市场的打法,很可能重心将不再放在不确定性更高的车险上。

但,这又是市场的另一博弈。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中华财险前两大险种盈利承压今年发力非车而除了信用保证险、农险赔付较多外,中华财险短期人身险2019年赔付支出40.58亿元,较2018年赔付增加11.09亿元,同比增加37.61%;同时,其责任保险赔付金额也较去年增加1.81亿元,2019年赔付10.05亿元,同比增加21.97%;而企业财产险种则较去年赔付金额有所减少,从2018年的6.90亿元下降到2019年的5.81亿元,同比减少15.80%。 jvzquC41o0imu7hp1fkucrq16;:1;=
1.中华联合财险营业利润亏损,踩雷P2P信用保证保险业务被处罚近期的一张监管罚单或能解释该公司信用保证险收入状况。4月17日,中华联合财险收到监管罚单,其上海分公司信用保证保险新业务被暂停两年。而这又与其过去涉足P2P保证保险业务有关。 罚单内容称,2019年5月以来,中华联合财险保证保险投诉集中爆发。经查,中华财险上海分公司在承保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信用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中jvzquC41kpyvtjseg0nfz~s0eqs04972/2:.4A442379;>:;0jznn
2.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信用保证险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保险,它实际上是由保证人为信用关系中的被保证人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信用保证保险的标的是合同双方权利人和义务人约定的经济信用。按照投保人的不同,信用保证保险又可分为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两种类型。信用保证保险有哪些特征 1、信用保证保险承保的是一种信用风险。 保证保险,信用保险,信用风 jvzquC41yy}/uqjpnctccx3eqo5{jrxjk1zprrhu15>94>:
3.信保业务“风口”变“雷区”承保亏损激增龙头险企加速出清实际上,早在监管下发上述指引之前,部分龙头险企信保业务已出现大幅收缩。数据显示,中国人保去年前三季度信用保证险保费收入达5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1.2%。对信保业务的亏损和收缩,人保财险副总裁沈东此前称,信保业务的亏损主要来自融资类信保业务亏损。 信保风险余波未平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2:6639=52>>5334ivvq
4.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汇总十篇三、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中外银行成功案例带来的启迪 (一)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前提。外资银行大多具备独立的内部监督机制,其内部监督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实行垂直管理。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督部门往往与本级机构相互独立,或者在分支机构不设内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的职责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5=86>3jvor
5.信用保证保险|中银保险信用保证险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帐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险种分类: 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企贷保(C)-企业担保贷款保证保险 中银jvzquC41yy}/dxh0ep5cqlnpu1ijunwxkek0er91
6.财险三巨头龙蛇演义:2021车险承保利润破百亿,非车巨亏20亿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承保盈利水平较好的非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盈利性较好的非融资性信用保证险业务规模同比增长31.0%。 平安产险对信保业务虽然也受伤颇深,但相对乐观,依旧保持了“老三家”中信保业务最大的规模。 其给出的观点是: 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平安产险风险筛选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和客群结构的优化,平安产险保证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251817?:48;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