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外并无信用保证保险这一合并归集的说法,有的只是一个个险种的单独统计。比如在美国,属于我国信用保证保险概念范畴的险种就有warranty、mortgage guaranty、credit、surety、financial guaranty等。信...
通过国内外对比研究发现,国外并无信用保证保险这一合并归集的说法,有的只是一个个险种的单独统计。比如在美国,属于我国信用保证保险概念范畴的险种就有warranty、mortgage guaranty、credit、surety、financial guaranty等。
信用保证保险对于我国来说完全是一个舶来品,最初也是从一个个险种引入发展而来。
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满足了外国投资者、中外合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出口贸易的刚性需求,专营引入了出口信用保险,并配套进出口货物运输保险和远洋船舶保险等保证险产品。1993年,平安保险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就开展“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达成合作意向;1997年,人民银行批准平安保险试办汽车分期付款销售保证保险,拉开了保证保险支持融资信贷的序幕。
2003年,平安保险联合科法斯首创引入了国内贸易短期信用保险产品。而后,时任金融监管部门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又陆续批准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雇员忠诚保证保险、汽车分期付款销售保证保险、机动车辆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乃至个人购置住房抵押贷款保证保险等险种。
直至2016年,太平洋财险与裕利安怡于联合成立了国内首家信用险销售公司——太平洋裕利安怡保险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同年,我国唯一一家专业信用保证保险公司——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掀起了我国信用保证保险发展的高潮。
先谈谈信用保证保险这一统称概念从何而来?
2015年,中国保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信用保证保险 服务和支持小微企业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5〕6号),在鼓励信用保证保险积极作用的同时,给与更多的政策支持与鼓励。商务部对于从事国内贸易融资的信用保证险甚至给出了保费补贴,行业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陆续对外发布了《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对我国保险公司信保业务运营与管理进行规范,为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划清了赛道。
再谈我国的信用险和保证险为何能够统一。
按照中国银保监会《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监管办法》规定,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是指以履约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的保险。信用保险的信用风险主体为履约义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为权利人;保证保险的投保人为履约义务人,被保险人为权利人。
通俗来说,信用险和保证险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这是二者能够统一的关键原因。注意,此处的信用是指广义信用,而非狭义信用。
信用在广义上通常是指诚实守信、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等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而在西方市场经济规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业经济下,信用又被赋予了狭义概念,用来特指信贷、买卖等经济活动关系下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此便容易理解,为何雇员忠诚险、工程履约险等险种归类于保证险范畴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工程类保证保险保的是合作履约信用,而雇员忠诚保证保险是以雇员诚实守信和遵守诺言的承诺为标的的险种。当然,在当前法治社会大背景下,这些广义信用风险的保险标的均通过合同方式将承诺和遵守的内容固化下来,因此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信用承诺的合同保证保险。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报告案例征集令(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后疫情时期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数字金融朝向合规化、智能化、纵深化方向迈进。在零售金融领域,消费金融与普惠小微金融成为聚焦点,结合零壹智库多年来的洞察研究,拟在年末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与《中国数字化小微金融创新实践报告(2021)》。
报告案例征集令(二)
今年是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关键一年,监管层加速整合出清空壳公司、驱动行业洗牌;融资租赁公司借助金融科技,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本源,为了全面摸清行业竞争格局与数字化生态体系,零壹租赁智库拟在年末发布《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年度报告(2021)》。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