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年喜忧参半,靠财险托底保业绩增长,寿险多核心指标下滑

2022年,中国人保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58.0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归母净利244.06亿元,同比增长12.8%。

总体来看,集团业务增长主要靠财险业务拉动。财险业务发展向好,保费和净利均实现正增长。相较而言,寿险业务经营继续承压,保费和净利双双下滑,主要经营指标均显现增长疲态。

其中,人保财险2022年实现了保费和净利双增长。保险业务收入4875.33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265.47亿元,同比增长17.5%。人保寿险2022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27.02亿元,同比下滑4.28%;净利27.0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34.7%。

投资端方面,表现羸弱,集团2022年实现总投资收益552.65亿元,同比下降12.4%。总投资收益率4.6%,较2021年下滑1.2个百分点。

不久前曾因“金句事件”陷入舆论风波的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执行董事罗熹因年龄原因于2023年3月辞任。随着其辞任,人保财险董事长、人保寿险董事长一职双双空缺。

罗熹在任近2年有余,中国人保推行的“卓越保险战略”就出自其手。如今“领头羊”辞任,对集团实施卓越保险战略影响有多大还未可知。

对此,集团副董事长王廷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集团会继续实施“卓越保险战略”,维持战略稳定性和持续性。并在日后推进这一战略过程中,进一步突出重点。

中国人保主要通过人保财险、人保再保、人保香港经营财产险业务。人保财险作为集团核心子公司市场份额在2022年有所收窄,较2021年下降0.1个百分点至32.7%。

从保费规模来看,非车险业务保费得到明显提升。2022年人保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54.3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机动车辆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711.60亿元,同比增长6.2%;非车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42.74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业务占比44.14%,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从承保利润看,人保财险有3个具体险种发生了承保利润亏损。分别为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分别承保亏损金额为3.5亿元、31.53亿元、8.27亿元。说到底某一险种出现承保亏损和其自身的综合成本率较高不无关系。

综合成本率是衡量财险企业盈利能力强弱的核心指标,包括两部分赔付率和费用率。

年报显示,2022年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7.6%,同比优化1.9个百分点。而面临承保亏损的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责任险、企业财产险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100.4%、112.8%、109.6%。一般而言,综合成本率越高,承保亏损金额就越大,超过100%盈亏线,就会出现承保亏损。

其中,2022年责任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信用保证险成本率同比上升9.7个百分点。

费用率方面,2022年人保财险信用保证险费用率30.8%,同比上升14.6个百分点;由于商业性业务占比提高,整体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费用率18.8%,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作为主要险种的机动车辆险费用率27.5%,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赔付率方面,2022年人保财险综合赔付率71.8%,尽管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仍处高位。其中,责任险整体赔付率76.2%,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主营车险业务赔付率为68.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受疫情大环境影响,车险出险频率明显降低。而随着社会步入正轨,车险赔付率后期是否会出现急剧增长值得关注。

从渠道来看,人保财险覆盖了代理销售渠道、直接销售渠道、保险经纪渠道。而获取原保险保费收入的主要方式来源于代理人,占比62.2%,金额高达3019.21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较2021年同比增长7.9%。

其中,个人代理占比34.6%,贡献原保险保费收入1677.79亿元,同比增长12.1%;专业代理占比20.8%达1010.92亿元;兼业代理贡献原保险保费下滑14%。

从投资端来看,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人保财险的投资收益为212.0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0.1%。

偿付能力方面,2022年末人保财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9.2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1.92%,较行业平均水平较低。

据银保监会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财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7%,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6.8%。

中国人保通过人保寿险、人保健康经营寿险和健康险业务。作为支撑中国人保寿险业务的核心成员人保寿险在2022年的市场占有率为2.9%,较2021年下滑0.2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寿险行业深度转型趋势下,人保寿险经营承压,主要核心指标均表现不甚理想。

从险种来看,2022年寿险保费依旧是支撑人保寿险保费来源的主力险种,占比超8成,较2021年同比下滑2.2%。其中,普通型寿险和分红型寿险分别占比32.2%和49.6%。而分红型寿险保费同比减少11.1%是导致寿险保费下滑的直接原因。

除此之外,健康险和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2.3%和19.4%。在三大险种共同作用下,导致公司保费下滑。

年报对此解释称,保费下降是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压缩低价值寿险产品,加大中高价值型终身寿险、年金保险产品销售导致的结果。

从渠道来看,2022年受疫情影响,个险渠道受挫,险企纷纷重拾银保渠道。

2022年人保寿险除了银保渠道保费同比增长3.1%达440.3亿元,保费占比有小幅提升外,个险渠道和团险渠道保费及占比均有所下滑。

其中,人保寿险个险渠道保费同比下滑9.2%至455.98亿元,占比较2021年下滑2.6个百分点。其中,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滑9.6%至150.11亿元,期交续期保费同比下滑8.5%至298.24亿元。

截至2022年末,人保寿险代理人约9.74万人,大个险月均有效人力2.22万人,该渠道月人均新单期交保费为3995.03元。

2022年人保寿险实现一年新业务价值26.69亿元,同比下滑17.3%。其中,银保渠道实现新业务价值5.49亿元,同比增长332.3%;个险新业务价值为20.7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0.94%。

同时,2022年人保寿险内含价值为1037.72亿元,同比下滑6.9%。

剩余边际作为险企利润蓄水池,关系着未来公司利润和分红的持续稳定。而人保寿险2022年剩余边际余额同比下降2.6%至728.74亿元。

从存量保单来看,2022年人保寿险13个月保费继续率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达82.7%。25个月保费继续率却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至73.1%。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人保寿险由于以前年度的多数产品于今年集中到期,满期给付同比增加,导致赔付支出净额有大幅增长152.3%达309.49亿元。从险种看,主要是分红型寿险赔付支出净额同比大增271%所致。

偿付能力方面,在偿二代二期实施下,险企寿险业务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普遍大幅下滑。2022年末,人保寿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3.9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8.04%。环比较2022年第三季度下滑11.15个百分点和9.49个百分点。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THE END
0.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布2022年业绩净利润保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2023年3月27日,北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或“本集团”、“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代码:601319.SH,香港联交所证券代号:1339.HK),今天发布公司2022年业绩。 2022年业绩 2022年,本集团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58.0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净利润343.25亿元,同比增长12.2%;总资产1.51万jvzquC41pg}t0|npc0ipo7hp1u~04975/29.4B4fgvgjn6no{pvb|w:333?287xjvor
1.车险前十位的保险公司,2022车险前十名有哪些公司2022车险前十名有哪些公司?买车险还是要注重保险公司规模,因为车子出事了是需要保险公司能及时赶到现场处理保险事故的,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车险前十位的保险公司。 熟悉小编的小伙伴都知道,买保险不要看保险公司规模,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规模大就随便赔给你,也不会因为规模小就故意刁难不赔jvzquC41o0|pdjt0eqs0pn|u13657@;73876897354<30|mvon
2.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4.7万亿意外险行业市场发展态势2022年度,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13678.65万亿元,原保费赔付支出1.55万亿元,同比下降0.79%。截止2022年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7.15万亿元,同比增长9.0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5.05万亿元,同比增长7.85%。 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2022年保费增长点主要来自财险公司,共取得保费收入1486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7%。人身险公司去年共取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5632@4397;69?660unuou
3.​《2022保险蓝皮书》发布中小险企占比达到90%左右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保险学院举办了“2023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保险蓝皮书》研讨会”,并于会上发布了《2022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以下简称“《蓝皮书》”)及《2022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与投资价值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jvzq<84yyy4dd7hqo0io1rsfgz5tjx|1mz5dx8hx35;46@=537;4
4.银保监会:2022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2189件,人保财、平安寿分列投人身保险公司投诉量情况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投诉量居前10位的为:平安人寿4071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8.08%;中国人寿1240件,占比8.55%;太平洋人寿1072件,占比7.39%;泰康人寿1040件,占比7.17%;新华人寿773件,占比5.33%;复星联合健康764件,占比5.27%;招商信诺人寿701件,占比4.83%;太平人寿669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4/98/43532A5546650qyon
5.2022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发布2022年全国保险公司排行一览表→买购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2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榜单聚焦保险行业,随着全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以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险行业得到迅速壮大。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泰康保险等企业皆是保险业的佼佼者,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 jvzquC41yy}/ojniqq4dqv4pgyy08;<;264ivvq
6.中国太保2022半年报:寿险新单增速超25%,产险承保利润翻三倍2021人保财险永康支公司被判决赔付5616.44万元 “13精”精评 中国太保2022半年报 8月28日,中国太保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报,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归母营运利润增长9.9%,产寿险增速均超行业,行业地位稳固。 总的来看,在2022年上半年行业艰难的发展形势下,在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的发展是最“稳”的,且还有不少亮点,可jvzquC41zwkrk~3eqo52:@73;3=33874;;837:6
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协会要闻2022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状况2022年,保险业市场稳健运行,财产险公司保费增长率为8.71%,比上年提高6.83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略有回落。行业资产保持合理增长,其中:财产险公司总资产增速为8.21%,人身险公司总资产增速为10.19%。人身险公司速度规模类指标中位数大于均值,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jvzquC41yy}/kjhjkpg/ew4ctv532;81345388ftva83a:5953;/j}rn
8.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2023年1月1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 “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征集发布活动得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共征集新闻素材333件。最终,116件新闻作品入选“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这些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2022年保险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服务国家重jvzquC41yy}/kjhjkpg/ew4ctv532;8131711jwva48`39;7::4ivvq
9.2022年首期人身险问题通报:28家险企被点名,剑指十大弊病!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随着监管对人身险市场加强规范,以及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实施,长期性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成为时下保险公司2022年“开门红”的主攻产品之一,原因无外乎其兼具了保障与财富增长双重功能。 所谓增额终身寿险,意思就是它的有效保额会以合同约定的利率每年复利递增,活得越久以后赔得越多。而且jvzquC41kpyvtjseg0nfz~s0eqs04974/27.4B44278429970jznn
10.2022年各省保险深度排名:东北三省进前五!先说结论:1、2022年我国GD1、2022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保险业务规模4.7万亿元,保险深度为3.88%,由于保险业务增速不及GDP名义增速,使得保险深度同比下滑约0.05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车险综改、寿险转型三重叠加影响,使得保险深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2、2022年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超过3.42万亿元,同比增速3.1%; jvzquC41zwkrk~3eqo52:@73;3=33876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