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年报评述:寿险头雁定场行业,“八大工程”布局未来发展转型

当上市险企陆续发布年报之际,中国人寿2022年经营业绩也压轴登场。

在这个国际环境复杂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国内经济处于发展新时期,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仍在更加深入的转型中持续探索、阵痛的一年里,作为我国寿险行业绝对的“头雁”企业、万亿级的社会经济“压舱石”,中国人寿再次以稳健、全面的综合经营实力,顶住了外部环境与行业深度调整下的巨大压力。

据中国人寿2022年报显示,当年公司实现总保费6151.9亿元,内含价值12305.2亿元,新业务价值360亿元,不仅持续展现出稳中求进的业绩表现,牢牢守住了自身经营大盘,而且这三项关键业务指标继续稳居行业第一,引领着行业平稳的发展。

特别是在行业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普遍迷茫之际,中国人寿在坚实稳住基本盘的同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改革转型也逐步释放出越加明显的成效。

不但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业务价值较高的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实现正增长,退保率得到有效改善,而且队伍结构及产能、渠道协同、数字化支持、以及运营服务创新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还在持续践行企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公众之中,不断发现产品及业态的创新发展突破口。这让中国人寿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在行业低谷期中持续提升,形成贡献稳、发展稳、地位稳、安全稳、改革进这“四稳一进”的特点,将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推向一个全新阶段。

当然,2022年保险业的困顿可以说对所有主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人寿董事长白涛也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2022年保险业发展较为艰难,资产和负债两端承压”。不过,他也指出,从当年年底开始,行业正在出现积极的变化,“行业的复苏正在加快进行,行业转型在加快,支撑整个行业价值增长的积极因素也在加快形成”。

可以预见的新机遇,结合在2022年扎实的经营与转型成果,也让中国人寿即刻开启了新的布局。

就在年报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寿在2022年底启动了“八大工程”经营发展策略,即“党建引领筑基工程”、“人才建设固本工程”、“销售渠道强体工程”、“综合营销聚力工程”、“客户经营金山工程”、“政企合作民心工程”、“健康养老生态工程”、“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进一步全面升级公司发展动能,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迈向自身股改上市20周年的2023年,乃至更远的未来。

本轮寿险业转型之初,中国人寿就迅速部署了针对自身组织架构和经营模式的调整变革,并有效保障了这家寿险巨舰在行业数十年未有之变局中,保持了队伍和业务整体这三年来的稳定发展。中国人寿总裁赵鹏便表示,如今的“八大工程”和2019年开始的改革战略是“一脉相承”。

正是在这期间,中国人寿进一步树立起党建引领对于高质量转型至关重要的指导地位,尤其是在2022年,中国人寿及所属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的多次公开讲话中更是体现出公司整个系统对于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在制度化、规范化方面的全面推动。

而三年来转型中,随着内部管理的完善与健全,中国人寿的人才队伍基础也得到了巩固与优化,约10万人的内勤管理队伍和数十万的销售队伍从能力到体系,都成为转型中的坚实力量。这也让中国在此次“八大工程”,继续将以“党建引领筑基工程”为统领,以“人才建设固本工程”为支撑,作为战略中关键的坚持与原则。

事实上,正是在这种扎实基础与制度建设的有力支持下,中国人寿在2022年实现了各个渠道从业务到队伍的全面优化,更是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健康而良好的铺垫。

作为中国人寿最为主要的价值贡献渠道,也是转型改革的核心业务领域的个险板块,在2022年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以及其在新单中的占比都实现正增长,并且在“稳中固量、稳中求效”的队伍发展策略下,队伍质态不断优化,不但队伍素质有效改进,队伍产能也明显提升,当年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达到51.7%,绩优人群占比也保持稳定。

银保渠道也在规模与价值上都取得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当年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长28.6%,5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续期保费也同比增长10.4%,且银保渠道客户经理人均产能同比提升9.1%,同样形成了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这也为作为“八大工程”中重要主体的“销售渠道强体工程”做出了充足的准备,使中国人寿在全力推进营销体系改革,特别是个险队伍稳定增长和质效提升中,打下了坚实的基本盘。

并且在这一年中,中国人寿在互联网业务不断突破,保费增速高达88.3%,还建立了互联网自营平台“国喜保中国人寿保险商城”,实现中国人寿蚂蚁保营业厅开业,同时在集团公司综合化经营优势下,中国人寿通过打造“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协同国寿产险、国寿养老、广发银行等国寿集团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服务,积累了上亿认可公司产品、服务及品牌的客户,也为中国人寿更加有效发挥自身整合实力、提升对存量客户服务能力的“综合营销聚力工程”、“客户经营金山工程”铺平了发展与探索的道路。

面对传统保险经营难度加大,整个行业增长放缓、乏力的局面,中国人寿则在不断加强客户服务水平,联合国寿集团各个板块成员共同拓展新客群的同时,也积极服务社会公众、履行企业社会使命,开展了大量政企合作项目及金融普惠项目,在不断积累的民众声誉之中,形成新的发展与增长的势能。

在团险渠道稳步发展之外,中国人寿也在2022年积极开展各类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支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截至当年年末,已在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承办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近60个,覆盖2700多万人;累计落地100余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承保人数超过2200万。还持续承办500多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覆盖超过1亿人。并不断参与各地政府的其他普惠保险项目,为新市民保险服务供给扩围增面。

这种强大的社会政策性服务实力和政企业务连接能力,也加快了中国人寿品牌及影响力的传播,使未来在“政企合作民心工程”中,通过良好的口碑、客户认知与品牌覆盖,扩大服务人群,实现增量拓展成为可能。

此外,在我国人口结构变迁、健康养老需求与日俱增、“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也深刻认识到服务国家新时代大局,不断延伸保险的服务链条,将更多的康养资源融入到保险经营当中。

2022年,中国人寿一方面不断升级产品体系,当年新开发、升级产品88款,特别是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力推进疾病、医疗、护理等健康险产品的创新研发,推出“尊享福”、“爱意康悦”等健康保险产品和老年人专属保险产品,还积极响应个人养老金业务,“国寿鑫享宝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入选行业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形成日臻完善的康养保障支付体系。

另一方面,中国人寿在这一年全面加大健康养老业务发展布局,国寿大健康平台服务项目数量过百,累计注册用户量同比增长超过21%,位居行业前列。同时依托国寿集团内专业投资平台持续推进养老产业投资布局和专业化运营。2022年,公司通过出资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加速整合中国人寿集团内部康养资源,持续推进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区域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项目的布局。

可以预见,通过“健康养老生态工程”,建设场景更丰富、供给更多元、管理更先进、风险更可控的国寿特色康养生态体系,并形成具有国寿特色的康养服务生态矩阵,与保险经营的有效融合与良性互补,将成为中国人寿未来的发展重点。

赵鹏便指出,2023年,“公司将加大力度推进健康养老生态工程,希望通过1-2年的时间,能够在20-30个中心城市形成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以优质的大健康、大养老服务,更好地给客户提供服务,更好地吸引和服务长期期交业务和高价值业务发展”。

自此次行业转型启动以来,科技就被中国人寿视为赋能经营管理、推进转型破局极为有力的手段,对科技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随着2022年持续深入的数字化转型和科技能力加速建设,“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也成为“八大工程”中绝对的基础力量。

就在这一年中,中国人寿全面完成核心业务系统架构转型,成功构筑全新自主掌控的分布式数字基座,数据处理、单位空间存储、单位空间计算利用率又一次显著提升,让信息技术也成为中国人寿又一领先行业的优势所在。

而通过数字能力的深化拓展和数字连接的开放延伸,中国人寿成为行业中首家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最高等级的公司;智能机器人应用数量同比增长326%,全面赋能销售、服务、运营、风控等各类业务场景;互联网社交生态圈也得到有力的完善,提供标准化服务组件近1.5万项,合作开展服务与活动超40万项,将客户经营服务效率与客户体验,带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也正是在这种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人寿的线上服务能力再次取得长足的进展。

当年中国人寿寿险APP注册用户数已达1.29亿,月活人数同比增长6.8%。保全、理赔线上化服务率保持在90%以上高位,个人业务无纸化投保率超99.9%,在为客户带去更方便体验的同时,全年也累计节约纸张超6400吨,实现服务效率的质变。

对于客户感受最为直接的理赔服务,在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下,中国人寿多场景便捷赔付方式得到全面普及,理赔获赔率超99.6%,平均时效0.43天,均位于行业前列。标志性的 “重疾一日赔”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全年惠及18.5万名客户。“理赔直付”超670万人次。为11.6万余名有困难客户提供“特殊服务上门赔”服务。

随着智能服务应用的完善,个人保全、核保平均审批时效也提升超25%,投保、核保、理赔、保全智能审核通过率均保持高位,智能在线服务问题解决率达95.8%。并且在强大的数字应用加持下,让中国人寿的适老化服务形成特色,在2022全年提供服务超2559万人次,中国人寿寿险APP也成为保险行业首个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无障碍及适老化技术评测的手机应用。

可以说,日益强大的科技数字化能力,让“体验一流”的运营服务已成为中国人寿高质量“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新服务品牌。并且很显然,这种科技能力还将在中国人寿的经营、管理、业务等更多板块与领域中,展现出更为惊艳的表现。

后记:用信心回应未来

除了作为公司市值排名全球保险业第三、我国保险业第一的寿险龙头,中国人寿也更是一家极具重要性的大型国企,这也让这家巨头与国家战略高度绑定。

从为乡村振兴开展投资和保险业务,到累计超3.6万亿元的实体经济投资;从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投资规模超2.3万亿元,到构建ESG(环境、社会、治理)和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国人寿的名字与形象,可以说遍布了我国绝大多数的重点领域。

不过,中国人寿另一重重要使命,则仍然在于寿险行业,在于带领这个一度辉煌如今却步履蹒跚的行业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局与增长瓶颈,趟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健康可持续增长的全新道路。

无论其多年保持市场规模首席下的历史地位,还是总资产5.25万亿元、投资资产5.06万亿元下,为行业镇场的“定海神针”作用,亦或是连续19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对于行业风险底线的坚守,都意味着中国人寿的曾经、现在和今后,始终代表着中国寿险业的顶级水平,也必将引领着行业的走向和未来。

而中国人寿对此的回应则是,“信心”。这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洞察与判断,也是对于行业发展的坚持与执着,还是对于“八大工程”及一直以来转型中的战略定力,和高质量成长的决心。

正如白涛在业绩发布会上所言,“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看,保险需求会有较大上升,尤其是寿险的供应。我对未来人身险市场充满信心,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对2023年及以后中国人寿的业绩增长充满信心”。

THE END
0.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发布2022年业绩净利润保险中国人民保险集团2023年3月27日,北京——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或“本集团”、“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代码:601319.SH,香港联交所证券代号:1339.HK),今天发布公司2022年业绩。 2022年业绩 2022年,本集团实现保险业务收入6,258.09亿元,同比增长6.9%;实现净利润343.25亿元,同比增长12.2%;总资产1.51万jvzquC41pg}t0|npc0ipo7hp1u~04975/29.4B4fgvgjn6no{pvb|w:333?287xjvor
1.车险前十位的保险公司,2022车险前十名有哪些公司2022车险前十名有哪些公司?买车险还是要注重保险公司规模,因为车子出事了是需要保险公司能及时赶到现场处理保险事故的,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车险前十位的保险公司。 熟悉小编的小伙伴都知道,买保险不要看保险公司规模,只有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规模大就随便赔给你,也不会因为规模小就故意刁难不赔jvzquC41o0|pdjt0eqs0pn|u13657@;73876897354<30|mvon
2.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4.7万亿意外险行业市场发展态势2022年度,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13678.65万亿元,原保费赔付支出1.55万亿元,同比下降0.79%。截止2022年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7.15万亿元,同比增长9.0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5.05万亿元,同比增长7.85%。 从保费收入结构来看,2022年保费增长点主要来自财险公司,共取得保费收入1486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7%。人身险公司去年共取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5632@4397;69?660unuou
3.​《2022保险蓝皮书》发布中小险企占比达到90%左右近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保险学院举办了“2023年中国保险业发展与《保险蓝皮书》研讨会”,并于会上发布了《2022保险蓝皮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以下简称“《蓝皮书》”)及《2022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与投资价值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jvzq<84yyy4dd7hqo0io1rsfgz5tjx|1mz5dx8hx35;46@=537;4
4.银保监会:2022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22189件,人保财、平安寿分列投人身保险公司投诉量情况方面,2022年第四季度投诉量居前10位的为:平安人寿4071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28.08%;中国人寿1240件,占比8.55%;太平洋人寿1072件,占比7.39%;泰康人寿1040件,占比7.17%;新华人寿773件,占比5.33%;复星联合健康764件,占比5.27%;招商信诺人寿701件,占比4.83%;太平人寿669jvzquC41uvudm7mgzwt/exr14284/98/43532A5546650qyon
5.2022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发布2022年全国保险公司排行一览表→买购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2中国保险公司排行榜”。榜单聚焦保险行业,随着全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以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保险行业得到迅速壮大。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泰康保险等企业皆是保险业的佼佼者,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 jvzquC41yy}/ojniqq4dqv4pgyy08;<;264ivvq
6.中国太保2022半年报:寿险新单增速超25%,产险承保利润翻三倍2021人保财险永康支公司被判决赔付5616.44万元 “13精”精评 中国太保2022半年报 8月28日,中国太保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报,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归母营运利润增长9.9%,产寿险增速均超行业,行业地位稳固。 总的来看,在2022年上半年行业艰难的发展形势下,在上市险企中,中国太保的发展是最“稳”的,且还有不少亮点,可jvzquC41zwkrk~3eqo52:@73;3=33874;;837:6
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协会要闻2022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状况2022年,保险业市场稳健运行,财产险公司保费增长率为8.71%,比上年提高6.83个百分点;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略有回落。行业资产保持合理增长,其中:财产险公司总资产增速为8.21%,人身险公司总资产增速为10.19%。人身险公司速度规模类指标中位数大于均值,中小型人身险公司呈现良好增长势头。 jvzquC41yy}/kjhjkpg/ew4ctv532;81345388ftva83a:5953;/j}rn
8.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2023年1月1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 “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征集发布活动得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和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共征集新闻素材333件。最终,116件新闻作品入选“中国保险业2022年度好新闻”。这些新闻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2022年保险业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服务国家重jvzquC41yy}/kjhjkpg/ew4ctv532;8131711jwva48`39;7::4ivvq
9.2022年首期人身险问题通报:28家险企被点名,剑指十大弊病!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例,随着监管对人身险市场加强规范,以及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实施,长期性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成为时下保险公司2022年“开门红”的主攻产品之一,原因无外乎其兼具了保障与财富增长双重功能。 所谓增额终身寿险,意思就是它的有效保额会以合同约定的利率每年复利递增,活得越久以后赔得越多。而且jvzquC41kpyvtjseg0nfz~s0eqs04974/27.4B44278429970jznn
10.2022年各省保险深度排名:东北三省进前五!先说结论:1、2022年我国GD1、2022年我国GDP达到121万亿元,保险业务规模4.7万亿元,保险深度为3.88%,由于保险业务增速不及GDP名义增速,使得保险深度同比下滑约0.05个百分点。 受新冠疫情、车险综改、寿险转型三重叠加影响,使得保险深度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2、2022年我国人身险保费规模超过3.42万亿元,同比增速3.1%; jvzquC41zwkrk~3eqo52:@73;3=33876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