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结构调整质效提升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行贷款金融信贷同业农商银行

建行管理层对建设银行如何保持稳定的经营业绩、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对建设银行何以以高质量发展思维服务高质量资产的精益化管理,以及对建设银行在养老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的布局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强化均衡协调,打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通过分析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负债规模和结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盈利能力指标以及风险管理和内部管理风控等方面,可以评估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状况。

建设银行称,其2023年业绩的核心指标符合预期。至2023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8.32万亿元,负债总额35.15万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3,324.60亿元,同比增幅2.34%,经营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净息差1.70%、ROA为0.91%、ROE为11.56%,核心指标稳健均衡。不良贷款率1.37%,拨备覆盖率239.85%,资本充足率17.95%,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良好。

“金融是一场马拉松”。据介绍,在过去一年和未来的发展中,建设银行强化“均衡协调”的“配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负债质量、资本质效、成本质效,提高收入质量,从收入和成本两端发力,挖潜增收,降本增效,提升可持续发展动能,最终确保上交给股东一份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具体而言,资产端,建设银行在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存量盘活和结构调整,做到有增有减,有取有舍。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持续压缩低效资产占比,力争建行净息差保持可比同业领先水平;负债端,加快提升企业级资金体内承接能力,强化稳存增存措施和负债质量管理,加强负债来源的稳定性、负债结构的多样性、负债与资产匹配的合理性、负债获取的主动性、负债成本的适当性和负债项目的真实性,实现均衡发展。

对于资本使用,坚持“量、价、险、资本”平衡发展模式,提高全行资本使用效率和回报水平;同时提高收入质量,尊重经营规律,坚持商业可持续,加强资产负债两端定价的精细化管理,稳定净利息收入基本盘;以服务创造价值,加快培育中间业务发展新动能,提升非息收入贡献,保持盈利表现和核心指标的领先水平。

以优化结构的举措来看,建设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延缓息差下降趋势。2023 年,建设银行贷款和金融投资等核心资产占比提升 0.3个百分点;低收益资产占比持续压缩。同时, 加强零售信贷生态建设,巩固零售信贷第一大行地位。建设银行努力推动个人其他贷款发展,信用卡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保持良好增势,分别增长7.8%、42.7%、87.2%。

张金良董事长在发布会上对“稳中有进、均衡协调”双向发力进一步阐述:“尊重经营规律,坚持商业可持续,加强资产负债两端定价的精细化管理,稳定净利息收入基本盘。坚持以服务创造价值,加快培育中间业务发展新动能,提升非息收入贡献,保持盈利表现和核心指标的领先水平。”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建设银行2023年年报显示,建行服务实体经济,在各重点领域贷款均有新增。据介绍,2023年,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贷款2.70万亿元,增幅20.5%。民营企业贷款5.40万亿元,增幅21.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24万亿元,增幅52.1%。幸福产业贷款余额8,019亿元,增幅24.7%。基础设施贷款较年初新增9247亿元,增幅17.9%。

建设银行除了持续加大制造业、涉农、幸福产业、供应链、消费等重点领域金融供给,还扎实服务科技金融,创新运用科创评价工具,持续加大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截至2023年末,建设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1.53万亿元,增速超24%,为国家技术创新进步及科技型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

数据显示:建设银行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近7,000亿元,支持区域重大战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公司类贷款新增超1.3万亿元,大力支持金融高水平开放,全年贸易融资投放量1.82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4万亿元。

利息收入是营收的重要支撑,也是转型成效的重要检验。2023年,建设银行非利息收入占经营收入比例为17.2%,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在落实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基础上,通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主动推动业务转型,在银团贷款、财务顾问、大财富管理、信用卡、资产管理、托管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57亿元,保持同业较优水平。对于其他非息收入,紧跟市场环境变化,积极应对股市、债市、汇市等市场波动,优化投资组合策略,实现收入恢复性增长。从而扎实做好减费让利,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捕捉银发经济发展潜能,在养老产业拓疆开土

业绩发布会上,建设银行构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被关注。据悉,建设银行早在2022年6月就成立了养老金融领导小组,制定了“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目前,建设银行在银行系内是唯一独资拥有养老金融牌照的银行。

建设银行宣布全面启动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十项行动。包括推出了一系列养老金产品帮助老百姓实现养老财富保值增值,如拟以本行设计的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投融资工具,将统筹资源加大对适老用品、智慧养老、康养旅居等领域的支持,做好支持银发经济综合化服务。建设银行计划通过集团的优势强化与医养机构、同业机构合作,提供“金融+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发布会上,管理层介绍,2024年3月,建设银行正式发布集团养老金融统一品牌“健养安”,提出“专业专注、建行养老”口号,倡导“金融报国、金融为民、金融向善”理念,体现了建设银行集团对养老金融的顶层设计思路,即以提升银发经济综合服务能力为方向,“体系化”布署推进养老金融方方面面的工作。

建设银行已在全国37家一级分行建立了首批60家“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它们分布在老年客户到店率较高、周边的养老基础设施配套较为齐全、店内适老化软硬件基础较好的网点。

建设银行宣布发起设立“健养安”养老产业联盟,推动养老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人才链“四链融合”,全力培育养老产业新质生产力,最终构建形成“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养老金融生态”四位一体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做实养老金融大文章,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2023年成绩单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有效平衡

2023年,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利率下降效应逐步体现,给银行信贷资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建行保持各项资产质量核心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据悉,2023年,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37%,较上年末下降1个基点;关注类贷款占比2.44%,较上年末下降 8 个基点;逾期不良剪刀差为-594亿元,已连续27个季度为负;拨备覆盖率239.85%,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张金良说:“建设银行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均衡协调’的成绩单。‘稳’体现在主体业务平稳增长,总资产、总负债分别增长10.76%、10.81%,净利润增长2.34%。‘进’体现在重点战略业务量质齐升,新金融行动效能不断释放,客户账户基础不断夯实。‘均衡协调’体现在ROA、ROE、NIM保持可比同业相对领先,资本充足率保持较优水平,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保持平稳,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有效平衡。”

据悉,2024年,恰逢建设银行成立70周年。自2005年上市以来,建设银行已累计派息超过1.1万亿元,持续为广大股东创造可观的现金回报。2023年建设银行宣布向全体股东派发年度现金股息,每股人民币0.40元(含税),总额超过1,000亿元。

查看《高盛:中国不太可能实施美联储式QE》的精彩观点

查看《刘强东发全员信:京东使命升级》的精彩观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信贷期限结构调整应避免“一刀切”财经时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也进入了新的阶段,银行信贷投放的期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宁夏为例,宁夏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占比较低,经济实体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笔者从全区银行信贷期限结构视角出发,对宁夏近年来银行信贷结构的变化情况、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是中长期信贷对推动jvzquC41yy}/hrscpeobnwjyu0ipo7hp1rr0es44247158y424715;8a43:78<3jvor
1.人大重阳网马勇:信贷结构和信贷环境将继续跟随政策导向调整总体来看,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基于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大局,信贷结构和信贷环境将继续跟随政策导向进行调整,优先加大对战略性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农”、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而对房地产和城投项目等的投融资将维持在适度范围。 jvzq<84tfe/t~h0gf{/ew4|y1pt|‚4o{1szi{n168bdn8:3;jg2=k;8;61f<:89:kchof4e0nuo
2.央行强调信贷结构优化调整下一阶段工作紧扣“稳进改”三字诀日前,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精神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今日本报就此展开报道。     本报记者 刘琪 包兴安 见习记者 杨洁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金融系统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jvzq<84yyy4{s{g0ep5gkwfpeg5iqwliwctkkwllk1814:225/871J6838<:2:;838?/j}rn
3.信贷工作计划(通用10篇)x年我部将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明确信贷投向。一是提高商户贷款和保证贷款的比重,少发放农户类或联保类贷款,以优化信贷结构,降低风险资产。如果明年开放了个人商务贷款,要积极并大力地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提高抵押贷款占比。要合理调整贷款担保方式,尽量少办理联户联保贷款,坚决杜绝垒大户贷款和顶冒名贷款jvzq<84yyy4vpsx0eqs0hjsygp}bpp4i|ln0497329862B6753e4;994574ivvq
4.坚持“房住不炒”!央行将优化调整银行信贷结构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恢复尚不牢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结构仍需调整优化。下一阶段,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疏通政策传导,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jvzquC41o0rpwyfp0eun1}h1pg}t1;5432:06?828:?0
5.货币紧缩范文3、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 2007年,在信贷扩张动力较强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传达宏观调控意图,提示商业银行关注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受此影响,2007年主要金融机构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25:4ivvq
6.3月社融增速下行,信贷均衡投放是重点同时也要看到,金融总量的规模确实已经不小,随着经济恢复加快、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进一步培育,存量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会显著提升,有利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注意调整优化结构 人民银行多次发声,“支持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均衡投放,实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jvzquC41yy}/dkypgyy/exr0ep532;9126731>62;27/uqyon
7.《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纲要》提出的预期性指标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任务,主要依靠___实现。 A.政府主体的自主行为 B.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 C.政府主体的强制行为 D.市场主体的强制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在线练习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项选择题 我国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面关于信贷政策不正确的是___。 jvzquC41yy}/rypcq0ipo8xjkvo0;?9966=0
8.不良贷款分析报告通用12篇(二)结构分析。不良非信贷资产的地区分布、主要非信贷不良资产项目余额前10名地区情况。 (三)清收、处置不良非信贷资产分析。 (四)新发生不良非信贷资产原因分析,特别是内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案例。 (五)不良非信贷资产及预计损失变化趋势的预测,继续抓好非信贷资产管理或监管工作的措施和意见。 jvzquC41znyy‚o0zwktj~3eqo5icx|gp1:14970jvsm
9.银行个贷业务结构调整:信用卡被压缩,消费贷成“新宠”格隆汇3月24日|据证券日报,近日,多家银行正加速出清信用卡资产包、压降信用卡业务规模,并借助消费贷快速发展的势头,积极布局个人消费贷领域,以期优化零售业务结构。受访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信贷结构出现明显调整,信用卡业务规模持续压降,而消费贷则成为银行发力重点。这一转变背后,反映了银行业在零售信贷领域的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6/98/465eg}fkn/oogzx|rx:12A7240j/j}rn
10.“强监管”+疫情影响中小银行资产如何保全?银行频道信用风险累积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向零售转型,贷款结构逐步向个人贷款倾斜。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过剩产能行业风险上升,房地产行业贷款严格把控,各行业信用风险逐步累积,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将贷款投放策略向零售转型。在逆周期信贷刺激的过程中,银行不断调整信贷结构,显现出明显的“有增有控”现象。另jvzquC41dctl0qjzwp4dqv44246.3:2241814<9:86>/j}rn
11.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回顾在资产规模“降速换挡”的同时,银行业积极回归本源主业,以贷款增速超过总资产增速且占比显著提升为标志,2017年以来银行业资产结构迎来持续性改善。银行信贷结构深刻调整,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我国银行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4146349>454;28?=96;:/j}rn
12.医院2025年度党支部工作计划(精选16篇)20xx年,我们始终将调整信贷结构作为贯穿信贷业务工作的主线,加大力度,进行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信贷资产质量得到了优化。一是严格贷款条件,把好增量贷款投放关。在新增贷款的投向上,我们支持加大了对优良客户、有价证券质押、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使新增贷款投向信誉度好、知名度高的客户,并有重点地实行公关放贷。去年,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fpiqth|~tlkj{b1:;:98::;7mvon
13.【立方债市通】河南能源时隔3个月再发债/郑州地铁集团承销商招标3月19日,洛阳市召开全市信贷投放协调推进专题会强调,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围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及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抓好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及顺利完成年度信贷投放任务。另外,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指导企业避免盲jvzquC41yy}/fjmgewhf0lto1cxuklqg0jznnHftvkj>3B9522
14.打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央银行要对专业银行实行归口领导和管理。进一步整顿金融秩序,纠正各金融机构间不合理的业务交叉。坚决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计划的要求发放贷款,不能片面强调企业化经营。坚决整顿和裁并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的信托投资公司,取缔私人银行和钱庄。金融体制的改革,要同调整信贷结构和清理已经发放的贷款结合起来。jvzq<84crr4sgottofguc7tti1vskwy0rjv@exsvgpzjfF75998
15.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大调整息差、流动性压力分化|疫情|覆盖率|负债曾刚亦指出,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要在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让息差实现最大化。 那么,资产负债结构应该如何优化? 曾刚指出,从今年的情况看,在资产端,基于监管层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放,银行的变化是要适度提升信贷资产的占比,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信贷资产中,银行也有所优化,即提升制造业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23724=6a84;bd<5;24612‚v5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