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政策性保险政务信息

政策性保险是政府为了某种政策上的目的,运用商业保险的原理并给予扶持政策而开办的保险。       一、分类       政策性保险包括社会政策保险和经济政策保险两大类型。       1.社会政策保险即社会保险,它是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贯彻社会公平原则而开办的,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2.经济政策保险是国家从宏观经济利益出发,对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施保护政策而开办的保险,它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农业保险、存款保险等。       二、特征       政策性保险一般具有非盈利性、政府提供补贴与免税以及立法保护等特征。

三、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创新政府救灾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为世贸组织所允许的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

(一)主要特点

我国目前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发动组织的,旨在保护和扶持我国农业的一个公益性保险产品。它与商业性农业保险相比具有如下几点不同:

经营主体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直接组织并参与经营,或指派并扶持其他保险公司经营,不具有盈利性;而商业性农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只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承担,是以盈利为目的。

政策性农业保险,其产品由政府给与一定比例的补贴,而商业性农业保险则完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费额。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组织推动,而商业性农业保险是由市场机制调节运作的。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政府推动的,必须执行的。政府通过有关的法律规定对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既可享受到国家保险补贴,又可以享受到其它的优惠政策。如果不参加保险,灾后政府就不给于救济,农产品不能得到政府价格补贴等。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项目,一般保险责任范围囊括范围广,保险对形象的损失概率较大,从而成本损失率高,商业性农业保险经营的项目责任范围窄,保险对象损失概率较小,成本损失可能性小。

(二)基本原则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

(三)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农户投保率、政策到位率和理赔兑现率,实现“尽可能减轻农民保费负担”、“尽可能减少农民因灾损失”的目标要求,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又好又快发展。

THE END
0.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推广3张正宝 主编;赔款减少效益提高[Z];江苏保险年鉴;2011年 4张正宝 主编;业务质量明显提高[Z];江苏保险年鉴;2011年 5张正宝 主编;风险保障功能进一步加强[Z];江苏保险年鉴;2011年 6张正宝 主编;车辆险保费增加依旧快速[Z];江苏保险年鉴;2011年 7张正宝 主编;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推广[Z];江苏保险年鉴;2011年 jvzquC41e{le0lsmk0ipo7hp1Cxuklqg1P813>5;22992952984ivv
1.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现状与思考2023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生猪‘保险+期货’试点”,财政支持资金较上年增加1倍,省市县各级财政合计安排6000万元,给予中小生猪养殖户80%的保费补贴。广西面向符合条件的生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保险+期货”项目试点,自治区财政原则上按照保费的40%比例予以补贴支持。广州市明确市、区两级财政对政策性jvzquC41yy}/hrscpeobnwjyu0ipo7hp1463666213:0exsvgpz`69>:6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