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根据《农业保险条例》中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农业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农业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或者疾病等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本条例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保险标的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业)、营造森林(林业)、畜禽饲养(畜牧业)、水产养殖、捕捞(渔业)以农村中附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副业。

农业保险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按危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病虫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一切险;按赔付办法可分为种植业损失险和收获险。

目前我国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险种有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奶牛保险,耕牛保险,山羊保险,养鱼保险,养鹿、养鸭、养鸡等保险,对虾、蚌珍珠等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油菜、蔬菜保险,稻麦场、森林火灾保险,烤烟种植、西瓜雹灾、香梨收获、小麦冻害、棉花种植、棉田地膜覆盖雹灾等保险,苹果、鸭梨、烤烟保险等等。

农业保险是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通过,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代替直接补贴对我国农业实施合理有效的保护,减轻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冲击,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稳定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行业政策

近年来,为促进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例如《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在内均对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有关农业保险政策情况

时间

相关部门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9年3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拓宽小农户农业保险覆盖面。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从覆盖直接物化成本逐步实现覆盖完全成本。发展与小农户生产关系密切的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推广农房、农机具、设施农业、渔业、制种等保险品种。

2019年9月

农业农村部

《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我国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

到2030年,农业保险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总体发展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补贴有效率、产业有保障、农民得实惠、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

2020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

抓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督促保险机构及时足额理赔。优化“保险+期货”试点模式,继续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2021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省份降低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保费县级补贴比例。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机制,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发展农业保险。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推动金融机构在县域布设一批网点,不断优化扩大县域网点覆盖面,开发一批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2021年12月

财政部

《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

财政部门履行牵头主责,从发展方向、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资金保障等方面推进农业保险发展,通过保费补贴、机构遴选等多种政策手段,发挥农业保险机制性工具作用,督促承保机构依法合规展业,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积极性,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2022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2022年2月

财政部

《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修订)

优化大宗农产品保费补贴比例体系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促进承保机构降本增效,确保农业保险政策精准滴灌。

提出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应当公平、合理拟订农业保险条款和费率,保险费率应当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厘定,综合费用率不高于20%。

明确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综合费用率20%这一“红线”,将促进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降本增效。

2022年4月

银保监会

《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

提出增强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作用。要求保险机构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2年5月

银保监会

《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

办法适用于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和森林保险业务,进一步缩短定损时限、细化查验影像要求等,切实保障投保农户权益。

办法明确,保险机构开展承保工作,应当真实、准确、完整记录投保信息,严禁虚假记录或编制投保信息;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保险标的特征和分布等情况,采用全检或比例抽查方式查验标的,核查保险标的位置、数量、权属和风险等情况。

办法要求,保险机构应当以保障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遵循“主动、迅速、科学、合理”原则,做好理赔工作。保险机构应当重合同、守信用,不得平均赔付、协议赔付。

二、行业发展现状

1、保险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等收入人群的扩大,保险意识不断提升,我国保险业资产总额稳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到24.9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2、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保险伴随着保险业的发展起步,但过程相对于更为曲折。我国农业保险开始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是为促进解放初期农业生产的全面复苏,因此是借鉴的前苏联模式和经验,以政治任务的形式推进。

但到1958年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合作社进程完成和人民公社体制建立,当时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人民公社已经承担起防范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职能,农业保险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停办了农业保险。

随后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以及农业、农村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恢复农业保险工作被提上日程。到1982年,国家批准恢复国内农业保险业务,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推行的大规模的农业保险试验,并由此开始发展。但此时的农业保险并不全面,管理缺乏。

另一个曲折点是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当时是因为农业保险进入商业化经营阶段,政策性支持明显减弱,而在此情况下,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业型保险公司在面对农业巨灾风险时不可能提供有效供给,因赔付率高又严重亏损,而农民不愿也无力支付高额保费,农业保险业务逐渐萎缩并陷入困境,保费收入震荡下降,由1992年底的8.17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4.65亿元。

到2004年,农业保险因进入政策性保险探索阶段,市场才逐渐回暖。由此,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已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商业性农业保险为辅的产品体系。

(2)农业保险保费规模

近年来得益于政策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渗透率持续提升。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最大的国家。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为965.18亿元,同比增长18.4%,为1.8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4.78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333.45亿元,同比增长16.8%。

(3)农业保险深度

农业保险深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深度,由2011年的0.39%增加至1.05%。

(4)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和局限性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例如有部分农民靠天吃饭、依赖政府的传统思想依旧存在,保险意识不强;农业保险品种不全,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农业生产主体个性化的农业保险需求等。具体如下:

对此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应该尽快将完全成本保险拓展至全国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同时要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的做法逐步扩大到全国,支持各地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保险的发展。

三、需求市场现状

农业保险是帮助农户规避风险的工具,是保障农业生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第一产业,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支持以及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农业行业正在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63万公顷,同比增长0.7%;棉花播种面积为303万公顷,同比下降4.4%;小麦播种面积2357万公顷,同比增长0.8%;玉米播种面积为4332万公顷,同比增长5%;油料播种面积为1310万公顷,同比下降0.2%。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285万吨,同比增长2%;棉花产量为573万吨,同比下降3%;小麦产量为13695万吨,同比增长2%;玉米产量为27255万吨,同比增长4.6%;油料产量为3613万吨,同比增长0.8%。

但目前我国农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而作为天然的弱势产业,农业不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还经常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挑战。同时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灾害事前预防能力仍严重不足,因不可控因素而遭受的经济损失触目惊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9960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2%。2021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因此做好农业生产的事后风险管理成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发展能力的关键点,而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正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核心方式之一。

三、发展趋势

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保险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然会以较高速度发展。一是因为目前除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的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他作物和牲畜的投保率不高,例如对国民肉类供给有重要影响的生猪,投保率不过20%多。其他各省的重要特色农产品、牧业、渔业生产,承保率更低。所以,发展空间还很大。

二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在积极探索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过渡,并在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种类的准收入类保险试点,主要包括完全成本保险、价格保险等。其中试点价格保险的地区已扩展至31个省区市,品种包括粮食、蔬菜、生猪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的4大类共50个品种。

根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主产省产粮大县将实现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在重庆,万州、黔江等27个产粮大区(县)今年起开展稻谷、玉米、马铃薯3种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预计财政补贴保费1.11亿元,保额将达到30亿元。同时糖料蔗、大豆等作物也纳入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保障范围。

2022年5月初,财政部等部门宣布将广西糖料蔗纳入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5月底,财政部明确自2022年至2024年在内蒙古、黑龙江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

农业再保险将成为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由此可见,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保险发展作出多项部署。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发展农业再保险,正成为中国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据了解,农业再保险有助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农业大灾风险未雨绸缪。通过再保险机制做好分散农业大灾风险损失的准备,从而缓冲农业大灾对国家财政的冲击,承担起市场化农业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职能。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与再保险的政策,对于农业风险分散的可持续非常重要。

2020年为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财政部和8家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随后2021年,该公司与35家农业保险承保机构签署再保险标准协议,承担行业20%的农业风险保障,保费规模超过190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近1万亿元,服务农户1.88亿户次,全面增强中国农业再保险的保障能力和韧性。

同时2021年,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河南、山西等地出现的极端天气以及台风“烟花”等带来的强大灾害,进行密切跟踪灾害损失情况,提前对受到较大不利影响的当地专业农险公司提前支付赔款,缓解其快速赔付的现金压力,共计为河南、浙江、山西、宁夏等出现特大灾情省份的种植险业务赔付资金超过10亿元,为农业大省灾后稳定恢复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WW)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本研究报告采用的行业分析方法包括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同时通过资深分析师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

【目录大纲】

第一章2018-2022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农业保险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农业保险行业相关定义

二、农业保险特点分析

三、农业保险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农业保险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农业保险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农业保险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农业保险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农业保险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农业保险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农业保险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农业保险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2018-2022年全球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全球农业保险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全球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亚洲农业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北美农业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欧洲农业保险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2022-2029年世界农业保险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2022-2029年全球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章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增长情况分析

二、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四、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分析

六、居民消费价格变化分析

七、对外贸易发展形势分析

第二节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农业保险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监管体制现状

二、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三、主要行业标准

第四节政策环境对农业保险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五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章中国农业保险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五章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业链和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农业保险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农业保险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农业保险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我国农业保险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六章2018-2022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七章2018-2022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SWOT分析

一、SOW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农业保险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八章2018-2022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农业保险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农业保险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平均价格走势预测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平均价格趋势分析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平均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章2018-2022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农业保险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中国华东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华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十一章农业保险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有调整)

第一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四、公司优势分析

······

第十二章2022-2029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农业保险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三、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农业保险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农业保险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中国农业保险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三章2022-2029年中国农业保险行业进入壁垒与投资风险分析

THE END
0.农业保险行业现状:截至2023年7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078.63亿元近年来,中国农业保险不断“扩面、增品、提标”,并取得显著成效。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078.63亿元,同比增长18.64%,已为1.25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3.34万亿元。 农业保险行业现状: 1、截至2023年7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078.63亿元 jvzquC41yy}/eqnpckxo0lto1uigz8724665394386955>730unuou
1.中国农再郭莉: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中国农再郭莉:完善大灾风险保障 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记者 马文静)中国农业再保险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莉2月17日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月16日,中国农再为226万次的农户提供超过95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支持农业保险行业承保了6.4亿亩耕地,12.6亿头畜禽,2.9亿亩森林。 “人勤jvzquC41yy}/eww0ep5ktyi1{ehe1;54428298y424814:
2.中国农再郭莉: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探索推进农业保险郭莉表示,中国农再将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落实农业保险政策要求,以公司“约定分保业务信息系统”为起点,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探索推进农业保险数据治理,加强信息共享,支持有关方面和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及时掌握春耕春种情况,全面助力提升春耕备耕服务效能。(新浪财经 丁一)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391817<678;>/j}rn
3.中国农业再保险郭莉: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探索推进农业保险数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2月17日,在银保监会第28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再保险(以下简称“中国农业再保险”)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郭莉介绍,截止到2月16日,公司为226万次的农户提供超过950亿元的农业风险保障,支持农业保险行业承保了6.4亿亩耕地,12.6亿头畜禽,2.9亿亩森林。 jvzquC41yy}/dkypgyy/exr0ep532;7124781=7;48;/uqyon
4.数据分享各省农业保险保费相关数据(20102022)本文基于权威整理的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农业保险关键数据,涵盖保费深度、密度、赔付率、规模占比等核心指标,为农业经济与保险政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一、数据指标说明 数据文件包含以下核心字段(部分示例): 指标定义: 保险深度:农业保费占GDP比重(‰) 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83B<351gsvrhng1jfvjnnu175;A9236:
5.2011目前我国林业保险体量较小,一般文献研究时也会把这一部分剔除,所以在整理监管数据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jvzquC41ddy/rrsiiw4ptp4vjtkbf6637:>8:A23/34ivvq
6.国元农业保险淮北中心支公司被罚15万元:业务数据不真实5月14日消息,依据淮北金融监管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内容,国元农业保险淮北中心支公司因业务数据存在不真实问题,被监管部门依法处以15万元罚款。 在此次处罚中,不仅公司层面受到惩处,相关责任人也未能逃脱监管问责。时任国元农业保险濉溪支公司经理的刘新领,由于对业务数据不真实负有直接责任,被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处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6/9:/375eg}fkn/oog€wmjc629=>620j/j}rn
7.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农险专项产品创新与脱贫在农业保险承保核保、灾情查勘、损失确定以及快速理赔等业务全流程发挥积极作用。科技应用在后续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带来更多数据,行业要进行更多合作,推动解决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一起推动对农险大数据的应用,解决风险分析不够透彻、产品研发不够精准等问题。 中再产险在2018年成立了中再巨灾风险管理公司,一直在推动巨灾jvzquC41yy}/kjhjkpg/ew4ctv532;6131:0c{ya:878a:56;3
8.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精选6篇)自XX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jvzquC41yy}/5?5ygpsj0lto1h5gkujrw6|1cƒ|0jvsm
9.中国农业再保险——发展基础持续夯实。财政部依托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实现农业保险全行业首次数据实时汇集、清洗治理、互通共享,并按季度共享主要数据至有关部门和承保机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保险精准度、精细度、可靠度。 积极稳妥、高质高效发展农业保险 jvzquC41yy}/eqnpc/ghtxwg0eun1wjyuajfvjnnu9<60qyon
10.农业保险织就“保障网”(财经眼·财税金融加力助春耕③)新闻报道数据来源:财政部、银保监会 在湖南省常宁市,农民紧抓农时进行春播春管。 周秀鱼春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紧抓农时开展春耕,对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十分重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心头好”。 “农资、农技、农险‘三件套’,缺一不可;春耕再忙,也得记着上保险”,是不jvzq<84ere4qgxung0ipo7hp1p70497512:298h865>8/<7887=::7mvon
11.及赔付支出数据(20012022年)各地区农业保险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是中国保险年鉴,经过审核,质量过关,可以直接用于实证分析和论文写作。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1-2022年,2006年之后基本无缺失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探讨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稳定、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者可以建立回归模型或面板数据分析,评估政策调整的效果,优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 jvzquC41dnuh0lxfp0tfv8}kcq€iwƒmw3;?61jwvkerf1mjvckrt1:9687=:4A
12.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保持全球第一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26.7%,保持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全球第一。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已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13个粮食主产省份826个产粮大县全覆盖。编辑:刘洁 责任编辑:刘亮 农业保险 保费规模 返回央视网首页 返回新闻频道 返回jvzquC41pg}t0lhvx0ipo872445228691CXUKvVtJxLQNRVY8lO:iW^kz4822:<0ujznn
13.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与路径“数据+算法+算力”进行科学决策,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精准判别、快速响应,提高生产效率与决策实施靶向;利用数字技术架构农业主体培训平台,提高农业经营者现代化生产技能与决策水平;依托信息遥感、卫星监测、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农业保险数据库;开展自然资源数字化建库工作,明晰农村资源权属,对农业资源进行数字化jvzq<84ilu4du|s0ep5l{my1m{juat~ei1814;5;1v814;5;36e66B::58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