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某大学被曝要求新生必须购买四年意外保险,不买不让报到进校、不安排宿舍,还要被辅导员单独谈话。
据了解得知:到校必须先扫码购买某保险公司提供的《意外伤害保险》,200元/年,必须一次性交4年保险费,共计800元,后期补交都被告知不行;必须先购买了保险才能报到、分配宿舍。
针对该问题,该学校回应称:关于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事宜,学校的要求是遵循自愿原则。出现个别学生报到时被强制要求买保险的情况,可能是个别辅导员未理解学校要求,与学生解释不到位,详细情况需调查清楚后予以回复。
但学校同时强调,购买保险是为了保障同学们在学校的安全,因为一旦出事,学校也担待不起, 所以“意外保险是自愿购买,但学校建议每个学生必须买。”如果有学生实在不愿购买,需要签订一份免责《承诺书》。约定“若在校期间发生意外,所有费用自行承担”。
有部分网友对学校的强卖保险的做法不理解,但大多数网友还是理解学校的做法,认为这种意外险非常有必要,还列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
这个保险值得买!!!我上大学时候是五十元一年,四年二百块钱。上大二那年,有个同学在走廊扔篮球玩,一下把玻璃砸碎了,我们三个用手一挡,手全划破了。去医院我花了九百多,有一个缝针的花了三千多。以为这些钱自己花了呢,后来我们年级主任把单据拿去了,钱都返回到我们银行卡了。
还有网友认为:
个人意见保险必须强制买。学校这样处理没问题。
百把块钱舍不得。意外谁也难免,但出了事情就闹学校,学校成了冤大头。
我上学时学校每年都买保险,和书费一起交,保费比市场价便宜好多,后来工作就再也享受不到学生优惠价了。商业险里意外险是最值得买,也是必须买的,赔付也方便,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看,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做法也没太大的瑕疵,但如果人性化一点感觉会更好,很多反感的人并不是反对这个意外险,而是对学校强卖保险的做法不认同罢了。
如果单从人身意外安全保障来看,购买意外保险那肯定是必须的,有备无患嘛,也是对自身安全负责,学校也是为了学生安全考虑,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而实施的措施;
其实大学生购买商业保险已经写进了各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里,带着保单上大学,不给父母添负担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的一种责任了。
某知名大学,把购买商业保险直接写进了《入学须知》里。
连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都给在校大学生买了商业医疗险了。
之前我们总认为癌症都是老年人的事,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年轻人距离癌症并不远,我们在百度词条里竟然发现了与大学生患癌的有关信息高达500多万条,这背后又是多少家庭的生离死别和倾家荡产.......
媒体曾经报道过这样的一个家庭,小伙子本来要大学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也憧憬着可以开始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了,但老天就是这么不公平,就在毕业前几天被查出重病,第二天就转进了ICU病房了。
为了给他,一家已经花费了93万多,而且医疗费用还远远没有尽头,为了治病,妈妈在街头卖唱筹款,而爷爷奶奶更是连药都舍不得吃了了,只为了省下每一分钱给孙子治病。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家人得病了你会怎么办?如果治疗费用超过你的承受能力,你会不会选择放弃……
这让我想起了央视的一个点击量过亿的视频 《爱,拒绝遗憾》!很多人都是哭着看完的。
戳视频↓↓↓
本片中,一组是采访子女,一组是采访父母。身为70后、80后、90后,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时代,不拼命工作就无法生活的时代。
本片中当问及“是否想过自己会得一场重病”,虽然是很敏感又不想去面对的事实,有的人想过,有的人没有想过,似乎每个人都会陷入深思.....
在问及:如果得了一场大病,费用超过多少你会选择放弃;
“100万、80万”
“10万”
“不管花多少钱能治还得治”
同时,采访了他们的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
“拿命换都可以......”
“卖房、卖地、去捡垃圾都可以”
“明知不可治愈的,也要去治”
“能治花多少钱都可以”
在被问及:如果父母得了重病,会花多钱去治疗.....
“二三十万吧”
“最多20万”
“一二十万”
“如果说已经到晚期了”
“那我肯定不治了”
“不治了”
“不治了”
“不治了,早晚都要走”
“不治了,绝不给子女添麻烦”
爱,允许泪水,但拒绝遗憾,放弃绝不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说,年轻并不是健康的代名词,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必须要善用保险这种金融工具,真正的走向社会,想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个有保障的好青年,不给父母“捅窟窿”,真正的孝顺 就是不给你们添麻烦。
保险作为对抗健康风险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尤其是年轻人,央视财经发布了一份《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从青年人消费观、消费热点、消费预期、消费模式等维度进行了数据分析。出乎意料的是, 在诸多消费项中,买保险居然也登榜了!
意外、重疾险大学生首选保险,一次意外或一场大病,都有可能会让一个家庭遭受灭顶般的经济打击。当意外或疾病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需要支付的医疗费、自己或家人的生活费,除了至亲的父母儿女或保险公司,还能向谁去要呢?您更愿意向谁去要呢?
在浙江电视台《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采访里,很多人表示,体检前就买好保险了,就怕体检出现问题,保险都买不了了。
90后的保险观念相对早熟、趋向理性。《90后保险态度报告》提出,未来几年,90后将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他们买保险的初心是什么?这些买了保险90后回答很现实:
”买保险后,我终于敢看体检报告了“
“能让自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单身。”
“孤身拼搏于大城市,我不是买保险,我只是想买一份安全感。”
“如果不幸生病,希望不会拖垮一家人。”
《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发现,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并且自主筛选能力强,购买决策比80后平均快3.6天,特别是二三线区域90后保民增长速度迅猛。
90后人均持有4张保单,其中2.7张是健康险,其次依序是意外险、寿险和教育金保险。
在保险公司的大门还为你敞开的时候,抓紧时间吧,因为你还可以买。健康问题严重威胁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样样会存在侵害我们的风险。您可能会说,我会注意安全,但风险是真的注意就能避免的吗?别再自欺欺人啦!还是提前为我们不健康时提前准备一笔医疗费用吧,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来承担。
不要等到病了以后才来感慨保险的重要性,才来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买保险,毕竟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人生也没有重来的机会,买保险要趁早是条铁律,适合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