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十三五”期间,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了13.6亿人,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按照《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导思想包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快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原则还包括:“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科学确定筹资水平,均衡各方缴费责任,加强统筹共济”“强化制度公平,逐步缩小待遇差距”等重要描述。使全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是医保改革乃至综合医改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
一、全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的设想
一是设想实现的时间估计。基本医疗保险从两项制度最早设立到基本实现全民覆盖,仅仅用了二十多年时间,这是十分难得的历史成绩。然而基本医疗保险在当前仍存在需要着力解决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长期奋斗、最终实现要有充分思想预备。
二是设想推进的努力方向。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功能,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是既定工作任务。这些任务与全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设想应并行不悖,后者分步有序实现对前者有重要支撑。
三是设想对医疗方面要求。包括两项制度在内的医保基本制度,均面对公平、效率间获取平衡、谋求发展的问题。这对医疗行业必然持续产生具体、深远影响。医疗效率、医保效益革命增强回旋余地。风物长宜放眼量,制度改革是持续、最终改革。
二、全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路径
一是巩固参保的全民覆盖。医保部门在每年年初连续发布关于做好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文件。包括《关于加强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内的政策创新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做初步探索。巩固参保的全民覆盖,最终需要通过立法强制单位、个人参保责任,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能转换工作思路,以业务创新、措施创新率先实现全覆盖。
二是重视基金筹资的增长。基金筹资增长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适应医疗费用支出增长,支持医保待遇水平调整,提高基金统筹运行综合实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规模在近年坚决实现阶梯式平稳增长,使其待遇保障水平更加接近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但基于两项制度在人均筹资规模上的巨大差距,实现彼此待遇水平完全一致是不合理的,问题在发展中被解决。
三是辩证医保待遇的设计。医保待遇及待遇便利可及,对广大参保职工群众来说,最直观、最重要。首先要尽快解决小问题,比如职工医保单建统筹在一些统筹地区遗留下来的统筹问题。其次要稳妥辩证大问题,比如应能原则、应益原则的取舍利用。从我国国情、社情来看,必然摆脱不了两项制度同时存在这一阶段,且要重视两项制度与多层次保障合作保障水平。
四是全面推医药供给改革。全面推进药耗集中带量采购,全面试点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探索多元混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医保部门继而对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标准逐步形成基本统一,继续发挥战略购买,鼓励市场合理竞争。医保部门加码严格基金监管,完善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并支持分级诊疗、医疗创新等朝着未来大趋势发展。为制度公平找到高级效率。
五是始终守基金安全红线。从“相同缴费、不同待遇”、“不同缴费、不同待遇”,到“不同缴费、相同待遇”、“相同缴费、相同待遇”,是改革逻辑理念,也是财务可持续问题。基金安全运行需要筹资各方理解合作。设立中央调剂金乃至全国统筹需要逐步实现。医保部门在做什么、不做什么时,均要考虑对制度影响。以较少资源投入实现较高保障、医疗卫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