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易趣财经传媒、《金融理财》杂志社主办,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举办的“金貔貅2020第三届银保合作发展(北京)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国银保监会原党校副校长、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受邀参加了此次峰会,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银保合作昨天怎么样,昨天是伤痕累累。为什么伤痕累累,因为做得不好,受了很多伤,而且受伤的总是保险的人”。陈伟钢坦陈,在他看来银行借助保险来分散风险、分担风险,这才是银保合作真正定义,真正的用意。未来银行要多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必须银行和保险齐上阵,真正形成合力,创造共赢。 银保合作的昨天——伤痕累累
陈伟钢指出,银保合作的昨天是伤痕累累,保险很受伤。今年8月24日,人保公布了上半年业绩,半年报显示该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是信用保证险承保亏损。人保财险副总裁解释说,人保上半年信保业务综合成本率是138.6%,同比上升40.6个百分点,亏损的是信用保证保险。对此,陈伟钢表示,信用保证险如果没有客户穿透,仅凭平台撮合,又不具备信贷主体所达到的评级水平,风险就更加突出。具体看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是经济下行的大趋势。经济总是有上行与下行,目前是下行期。 二是贸然做P2P履约保险。到P2P平台借钱的那些人,都是银行不愿贷的,才到平台高息借贷。 三是缺乏对风险的识别。保险一定要向银行学习,就是对客户的风险要进行识别,不能识别风险,就贸然承保的话,肯定是亏的。 四是承保理念缺失。什么承保理念?简单来说,“很多保险公司做了非常奇怪的两件事情,一是保险全额赔偿,借贷人贷10万,如果不还,10万元保险公司都会赔,这个理念是不对的。第二,如果借贷人还不起的话,保险公司先赔,后续追债。保险公司显得非常仗义,借贷人赔不起,我赔,我再追债,变成一个追债公司,所以理念缺乏。”陈伟钢举例阐述。 银保合作的今天——貌合神离
银行的保险,应该是风险可控、风险分担、简便易行、合作共赢的保险。保险的明天应该怎么做?在陈伟钢看来;“必须创造共赢,不能像以前那样,让保险背着,让保险亏损,让保险当冤大头、当追债公司,要共赢。” 如何真正让银保合作成为现实呢?陈伟钢认为,金融科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最近上级发布了很多文件,包括国家层面的、党中央层面的,要求做普惠金融、支持三农、乡村振兴、扶贫等,目的是把银行的钱贷给最需要钱的人。陈伟钢指出,“多数银行只愿意给央企国企贷,一笔贷款就是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给农民贷一笔就几万块钱,还要深入做尽调,风险又大,收益很小,所以农民贷不到钱,有需求怎么办呢?只能去找P2P,找马云,那怕年化息率18%、20%也行,这就是贷款贵的真正成因。是先有贷款难,后有贷款贵。” 在陈伟钢看来,今年是银行互联网贷款的元年。今年银保监会有三个动作,叫做“一封、二限、三放”。 一封,是封杀P2P。今年年底所有的P2P都要下线,有一些好的平台转为小贷公司。 二限,是限小贷公司。银保监会将下发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要求小贷公司做网上贷款要先审批,后实施;要求只在注册地区域内经营,不能跨省;极个别需要跨省经营的,要银保监会审批;要求像银行那样,有资本充足率、有合理的杠杆率。 三放,是放开银行。7月12日银保监会下发了一个文件,叫《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暂行规定》,有两点是前所未有的。一是由审批制改为报备制,所有持牌银行,都可以网上贷款,不用审批,先做后报,上线后10个工作日内向其监管机构提供书面报告就可以了。二是银行网上贷款可以跨区域经营,陈伟钢指出,文件说“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应主要服务于当地客户,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这一点是与线下业务不同的,首次提出地方法人银行可以跨注册地区域开展业务。 银行钱放出去,怎么控制风险呢?
对此陈伟钢表示,要让银行把钱放心贷出去,必须研究如何让“白条”变成“黄金”的信用链金融,即逐级增信法。陈伟钢表示,“要通过增信方式改变,让信用价值增加。这就是银行可以把钱贷出去的理由,全世界的银行都要走这条路,没有别的捷径可走。” 实际上银行信用贷款做起来,离不开保险。最近有关单位正召集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科技公司,研究信用链金融,要真正把普惠金融做起来。在陈伟钢看来,信用链金融就是逐级增信,把银行最便宜的钱借给中国最需要钱的人,如小微企业、农民、有实业背景的创业者,而不是把钱贷给学生,贷给在淘宝上买包包、借口红、买奢侈品的人。未来银行要多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三农服务,必须银行和保险齐上阵,真正形成合力,创造共赢。
作为易趣财经传媒旗下最具影响力的原创金融新媒体平台,易趣财经聚焦资本市场,致力于“讲一个好的投资故事”。同时,为构建最具活力的同业合作与交流圈子,我们既有相对应的垂直粉丝群,又有资金资产对接的会员俱乐部,欢迎业内人士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