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分为初期、成熟期、衰退期三阶段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已经被提出。在之后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又提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可分为创立期、成长阶段、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对企业金融成长周期进行细分,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提出了在各个不同的成长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
例如,企业处于创立期时,因为本身处于初期阶段,资产和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本身的设备和相应的人员配置都还不完善。所以企业的资金多来自企业拥有者自身投入的资金,外部投资资金较少或者没有。当企业开始慢慢发展,赢得利润越来越高,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时,企业所吸引的外部资金投入就会越多,那么企业的规模就会发展的更大,设备和人员配置都趋于完善。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时,我国已经拥有约28万家的中小企业。但是,当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占据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七。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都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也就金融成长周期的创立期和成长阶段。
二、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一些建议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考量,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达到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目的,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改善。
第一,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一个合理的、适合企业现况的融资规模才能平衡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收益。对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如实的了解自己的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支情况。从而来确定企业需要多少的资金,在确定了资金需求量之后,才能利用多种不同的融资渠道,来达到最优化,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除了确定资金需求量之外,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等,来自于企业外部投入资金较少,甚至没有,这时候企业就更多的运用内部融资,或者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能够有效的利用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