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迷万能险再受挫折看看这五类“替代品”

万人迷万能险再受挫折 看看这五类“替代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原本以“收益超6%、门槛千元”理财产品再度受到冲击。那么,市场上还有那些替代品呢?

方丽 ·

实际上,热爱万能险的投资者很多,作为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属性的寿险,在2015年很多此类产品能保证7%~8%的收益,立马成了市场“万人迷”产品。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曾经火热的万能险短期产品处于“退潮期”,目前这类品种基本绝迹。

其实万能险目前收益率已经下滑到预期回报达到4%~5%左右(收益保住一般在2.5%~3%)。本期理财工作室是寻找一些能够替代“万能险”的产品,比如说投连险、养老险,互联网大平台的理财品,也可以关注下券商质押回购业务、短期理财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不过,不少产品预期收益率确实不敌万能险现有的预期收益率水平。

方向一:投连险OR养老产品

从某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来看,目前有天天盈、月月盈、季度盈、年年盈、两年盈品种,历史年化投资回报率分别为4.05%、4.5%、4.8%、5.2%、5.5%。这些产品基本为投连险,投资门槛一般为1元起,支持18~70岁购买。

另一大型平台也多为投连险产品,如一款投连险产品,锁定期为365天,参考年化收益率为4.3%,而且标注这类产品主要投资流动性资产、AA评级以上的固定收益资产,不投资股票。目前看,投连险产品参考收益率较高,成为近期一个市场热门品种。

不过,投资者需要知道投连险是集保障和投资于一体的终身寿险产品,在保险保障之外,投保人可以在不同投资账户之间自主选择、及时转换,以获取投资收益。

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投连险的投资范围很广,投连险规模和投资收益率与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权益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有较强的拟合性,因此产品收益率或有波动;第二是要注意投连险产品的费用,不仅初始费率较高,如果购买后一两年就退保,会扣除初始费用、账户管理费、风险保费、退保费等。而且,投连险费用分七种,如初始费、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和退保费用。一般网销产品的初始费用很低,通常在2%以下。

养老险也是最近一些平台上的热门产品,这种一般是由一家养老保险公司发行的养老资管产品。从一个大型平台上可以看到,目前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养老产品,封闭期34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门槛也仅1万元,主要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等。也有其他平台有类似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投连险还是养老险,发行方都是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资管,产品的投向也比较类似,都是一些较低风险的债券等,但是给出的一般是预期收益率。一般只有万能险才是既保本又保息(最低结算利率)的。

方向二:互联网大佬理财产品

虽然今年互联网金融创新极少,但此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仍在,一批产品收益率和流动性也具备一些性价比,也可以成为“万能险”的替代品之一。

如某一大型互联网平台,在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至24个月、24个月以上期限内,这类产品对应的收益率分别为2.5%~3.2%、2.5%~3.2%、3.5%~4.3%、4.2%、4.5%等。该平台的手机APP也出现较多的定期理财产品,期限有6个月以内、12个月以内、24个月以内,给出约定收益率在3.2%、4.3%、4.2%等水平。

而这些基本是“借款产品”,其中还指明金融机构等作为增信机构提供本息兑付增信措施。而具体来看,这些门槛多以100元至500元起,属于个人贷,其中也有“可变现”条款。

此外,还有一类产品为“某某宝”,也就是期限为6个月,100元起购,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7%,按照消费赚额外收益。

也有一些风格彪悍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下比较稳妥平台的“P2P”类产品,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旗下此类产品,不过基本靠“抢”。数据显示,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1%。P2P网贷平台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占比为51.42%;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33.44%,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较上月有所下降,为10.08%。收益率仍有吸引力,但是投资者注意风险,最好选择大型、过往成交量大、风控严格、成立时间长的平台的产品,最好做点组合投资,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 里。

方向三:券商质押回购业务

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是也可以注意,多重期限、门槛多为1000元,收益率在3%~4%间,成为“万能险”一个替代品。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广发证券“金快线”、银河证券“天天利”、申银万国“保利金”、海通证券“虹利”、平安证券“天添利”、安信证券“安得利”、长江证券“稳得利”、中信证券“天天利财”等都有此类品种。值得注意的是报价回购业务也有3天、7天、14天、28天、41天、63天至273天等品种,收益率从2%至4%之间。

具体来看,如中信证券天天利财,分为周周鑫、月月鑫、双月鑫、季季鑫等。最新的周周鑫640期,7天给出收益率为2.4%;月月鑫28天给出收益率为3.5%;双月鑫、季季鑫分别对应56天和84天,收益率为3.5%、3.3%。

银河证券的天天利业务也分为1天、7天、14天、28天、42天、63天、91天、119天、154天、182天、273天、357天,百元资金到期年收益为2.25元、2.5元、2.7元、3.3元、3.25元、3.3元、3.35元、3.4元、3.45元、3.5元、3.55元、3.6元。

从目前看,这类品种是约定收益率,收益率事前确定,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而且质押物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保管,产品资金本息安全有充分保障。一般来说,参与门槛仅为1000元,而且不收取费用。不过,虽然这类产品一般都允许提前购回,但提前赎回通常只有极低收益。

方向四:短期理财基金

现有公募基金产品中,短期理财产品也非常勉强成为“万能险”的替代品,不过这类产品收益率有波动,基本在2%~3%之间,最好布局长期业绩领先的品种。

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597只货币类基金(含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12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2.52%,收益率一般。但是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率明显好于货币基金。目前来看,一般短期理财基金的期限分为“7天”、“14天~21天”、“28~30天”、“60天”,“60天以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布局。数据显示,“7天”、“14天~21天”、“28~30天”、“60天及以上”短期理财基金12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33%、2.27%、2.78%、3.16%,相对来说“60天及以上”的品种收益率更高。

不过,目前短期理财基金较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弱,但收益率比起银行理财产品弱,因此处于“鸡肋”地带,不少短期理财基金纷纷转型,此类产品数量也大为降低。作为一类特殊的品种仍有其价值。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即使收益率进入“2时代”,由于流动性方面的优势,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仍在,依然是现金管理工具的首选。短期理财基金比货币基金高0.05个百分点左右,但可能要付出一定流动性成本,一些7天、14天、21天品种超短期品种略显有些优势。低风险投资者可以选取分级债基A份额进行投资,替代短期理财基金。短期理财基金要注意申购赎回时间,以及配合自己资金安排,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公募基金产品中,专门进行打新类基金也是一类好的替代品,这类品种基本是“打新+债”的模式,此前预期收益多在5%左右水平。不过,目前参与打新要求市值门槛较高,另外债市也出现波动,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跟适合偏专业些的投资者参与。

方向五: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财富12月3日~12月9日一周数据显示,上周255家银行共发行了1545款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3%,较上期上升0.03个百分点。

相对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目前给出收益率更好。数据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2%、4.16%、4.16%、4.36%。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3%、4.18%、4.22%、4.38%。

农村金融机构上周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236款,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1%、4.05%、4.13%、4.31%。

而国有控股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4%、3.89%、3.87%、3.85%。

需要指出的是,往往月末、季末、年末考核因素也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存在影响,一般月末、季末、年末都是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高峰期。投资者在寻找万能险替代品时时可以重点关注12月底发行的理财产品。

而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到不少因素影响,并非存续期越长收益率越高。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溢价”不显著,而且单个理财产品“信用溢价”也不显著。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最好看准目前收益率较高的品种,而不要以投资期限为第一选择标尺。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还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条款,比如收益类型、资产投向、币种、发行期限等,这些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需求来定,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

此外,投资者一定要考虑购买一只高收益的产品后,到期能否马上买到一只新的合适产品,避免资金闲置,反而摊薄了收益。另外,最好在募集期的最后一天购买。在募集期内投资者还可以打个时间差,做一个通知存款或购买几天货币市场基金。

另外信托产品目前平均收益率仍有6%~8%水平,也是一个较好的替代品,不过这类产品门槛一般要100万以上,因此仅适合部分高净值客户。

下载界面新闻

原本以“收益超6%、门槛千元”理财产品再度受到冲击。那么,市场上还有那些替代品呢?

实际上,热爱万能险的投资者很多,作为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属性的寿险,在2015年很多此类产品能保证7%~8%的收益,立马成了市场“万人迷”产品。一时间市场议论纷纷,曾经火热的万能险短期产品处于“退潮期”,目前这类品种基本绝迹。

其实万能险目前收益率已经下滑到预期回报达到4%~5%左右(收益保住一般在2.5%~3%)。本期理财工作室是寻找一些能够替代“万能险”的产品,比如说投连险、养老险,互联网大平台的理财品,也可以关注下券商质押回购业务、短期理财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不过,不少产品预期收益率确实不敌万能险现有的预期收益率水平。

方向一:投连险OR养老产品

从某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来看,目前有天天盈、月月盈、季度盈、年年盈、两年盈品种,历史年化投资回报率分别为4.05%、4.5%、4.8%、5.2%、5.5%。这些产品基本为投连险,投资门槛一般为1元起,支持18~70岁购买。

另一大型平台也多为投连险产品,如一款投连险产品,锁定期为365天,参考年化收益率为4.3%,而且标注这类产品主要投资流动性资产、AA评级以上的固定收益资产,不投资股票。目前看,投连险产品参考收益率较高,成为近期一个市场热门品种。

不过,投资者需要知道投连险是集保障和投资于一体的终身寿险产品,在保险保障之外,投保人可以在不同投资账户之间自主选择、及时转换,以获取投资收益。

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投连险的投资范围很广,投连险规模和投资收益率与股市有很强的相关性,权益型投连险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有较强的拟合性,因此产品收益率或有波动;第二是要注意投连险产品的费用,不仅初始费率较高,如果购买后一两年就退保,会扣除初始费用、账户管理费、风险保费、退保费等。而且,投连险费用分七种,如初始费、买入卖出差价、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资产管理费、手续费和退保费用。一般网销产品的初始费用很低,通常在2%以下。

养老险也是最近一些平台上的热门产品,这种一般是由一家养老保险公司发行的养老资管产品。从一个大型平台上可以看到,目前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养老产品,封闭期34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4%,门槛也仅1万元,主要投资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等。也有其他平台有类似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投连险还是养老险,发行方都是保险公司或保险公司资管,产品的投向也比较类似,都是一些较低风险的债券等,但是给出的一般是预期收益率。一般只有万能险才是既保本又保息(最低结算利率)的。

方向二:互联网大佬理财产品

虽然今年互联网金融创新极少,但此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仍在,一批产品收益率和流动性也具备一些性价比,也可以成为“万能险”的替代品之一。

如某一大型互联网平台,在0~3个月、3~6个月、6~12个月、12至24个月、24个月以上期限内,这类产品对应的收益率分别为2.5%~3.2%、2.5%~3.2%、3.5%~4.3%、4.2%、4.5%等。该平台的手机APP也出现较多的定期理财产品,期限有6个月以内、12个月以内、24个月以内,给出约定收益率在3.2%、4.3%、4.2%等水平。

而这些基本是“借款产品”,其中还指明金融机构等作为增信机构提供本息兑付增信措施。而具体来看,这些门槛多以100元至500元起,属于个人贷,其中也有“可变现”条款。

此外,还有一类产品为“某某宝”,也就是期限为6个月,100元起购,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7%,按照消费赚额外收益。

也有一些风格彪悍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下比较稳妥平台的“P2P”类产品,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旗下此类产品,不过基本靠“抢”。数据显示,11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9.61%。P2P网贷平台主流综合收益率区间仍分布在8%-12%,占比为51.42%;其次为综合收益率在12%-18%的平台,占比为33.44%,8%以下低息平台占比较上月有所下降,为10.08%。收益率仍有吸引力,但是投资者注意风险,最好选择大型、过往成交量大、风控严格、成立时间长的平台的产品,最好做点组合投资,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 里。

方向三:券商质押回购业务

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是也可以注意,多重期限、门槛多为1000元,收益率在3%~4%间,成为“万能险”一个替代品。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广发证券“金快线”、银河证券“天天利”、申银万国“保利金”、海通证券“虹利”、平安证券“天添利”、安信证券“安得利”、长江证券“稳得利”、中信证券“天天利财”等都有此类品种。值得注意的是报价回购业务也有3天、7天、14天、28天、41天、63天至273天等品种,收益率从2%至4%之间。

具体来看,如中信证券天天利财,分为周周鑫、月月鑫、双月鑫、季季鑫等。最新的周周鑫640期,7天给出收益率为2.4%;月月鑫28天给出收益率为3.5%;双月鑫、季季鑫分别对应56天和84天,收益率为3.5%、3.3%。

银河证券的天天利业务也分为1天、7天、14天、28天、42天、63天、91天、119天、154天、182天、273天、357天,百元资金到期年收益为2.25元、2.5元、2.7元、3.3元、3.25元、3.3元、3.35元、3.4元、3.45元、3.5元、3.55元、3.6元。

从目前看,这类品种是约定收益率,收益率事前确定,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提高闲置资金利用率。而且质押物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保管,产品资金本息安全有充分保障。一般来说,参与门槛仅为1000元,而且不收取费用。不过,虽然这类产品一般都允许提前购回,但提前赎回通常只有极低收益。

方向四:短期理财基金

现有公募基金产品中,短期理财产品也非常勉强成为“万能险”的替代品,不过这类产品收益率有波动,基本在2%~3%之间,最好布局长期业绩领先的品种。

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597只货币类基金(含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基金)12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2.52%,收益率一般。但是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率明显好于货币基金。目前来看,一般短期理财基金的期限分为“7天”、“14天~21天”、“28~30天”、“60天”,“60天以上”,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布局。数据显示,“7天”、“14天~21天”、“28~30天”、“60天及以上”短期理财基金12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2.33%、2.27%、2.78%、3.16%,相对来说“60天及以上”的品种收益率更高。

不过,目前短期理财基金较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弱,但收益率比起银行理财产品弱,因此处于“鸡肋”地带,不少短期理财基金纷纷转型,此类产品数量也大为降低。作为一类特殊的品种仍有其价值。

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即使收益率进入“2时代”,由于流动性方面的优势,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仍在,依然是现金管理工具的首选。短期理财基金比货币基金高0.05个百分点左右,但可能要付出一定流动性成本,一些7天、14天、21天品种超短期品种略显有些优势。低风险投资者可以选取分级债基A份额进行投资,替代短期理财基金。短期理财基金要注意申购赎回时间,以及配合自己资金安排,最好提前做好准备。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公募基金产品中,专门进行打新类基金也是一类好的替代品,这类品种基本是“打新+债”的模式,此前预期收益多在5%左右水平。不过,目前参与打新要求市值门槛较高,另外债市也出现波动,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跟适合偏专业些的投资者参与。

方向五:银行理财产品

普益财富12月3日~12月9日一周数据显示,上周255家银行共发行了1545款银行理财产品,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83%,较上期上升0.03个百分点。

相对来说,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目前给出收益率更好。数据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2%、4.16%、4.16%、4.36%。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3%、4.18%、4.22%、4.38%。

农村金融机构上周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共发行236款,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91%、4.05%、4.13%、4.31%。

而国有控股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3个月以下、3~6个月、6~12个月、12个月以上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4%、3.89%、3.87%、3.85%。

需要指出的是,往往月末、季末、年末考核因素也对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存在影响,一般月末、季末、年末都是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高峰期。投资者在寻找万能险替代品时时可以重点关注12月底发行的理财产品。

而且,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受到不少因素影响,并非存续期越长收益率越高。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溢价”不显著,而且单个理财产品“信用溢价”也不显著。因此,投资者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最好看准目前收益率较高的品种,而不要以投资期限为第一选择标尺。

影响收益率的因素还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条款,比如收益类型、资产投向、币种、发行期限等,这些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需求来定,稳健型投资者可以选择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

此外,投资者一定要考虑购买一只高收益的产品后,到期能否马上买到一只新的合适产品,避免资金闲置,反而摊薄了收益。另外,最好在募集期的最后一天购买。在募集期内投资者还可以打个时间差,做一个通知存款或购买几天货币市场基金。

另外信托产品目前平均收益率仍有6%~8%水平,也是一个较好的替代品,不过这类产品门槛一般要100万以上,因此仅适合部分高净值客户。

THE END
0.杂谈|中小财险公司非车险转型幻象:为什么说非车是被高估的蓝海?文现象一:信用保证险陷阱下的长安责任保险 2007年成立的长安责任,是行业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冠以“责任保险”之名的财险公司。在原建设部的牵头下,长安责任保险重点进军居民住宅质量、医疗责任保险、校园责任险等涉及民生的责任保险项目,并且相继为多家地产公司提供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保险jvzquC41zwkrk~3eqo58:=::;874;885;;?43?<
1.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的联系是什么?保险频道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是保险领域中较为特殊且重要的两类保险,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紧密的联系。 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属于财产保险的范畴。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经济活动中因信用风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无论是信用保险还是保证保险,都是对信用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风险进行承保,通过保险的方式来分散和转移风险,维护经济活动的jvzquC41kpyvtjseg0nfz~s0eqs04977/36.4<4443?43;;:0jznn
2.有哪些常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可以结合使用信用保险和保函来保障交易的安全进行。同时,在借款过程中,借款人可以提供抵押物作为担保,同时寻求第三方提供担保,以增加借款机会。 总的来说,选择合适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交易规模、风险程度、资金成本等,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信用风险,保障交易的顺利jvzquC41yy}/okfnkd4dqv4cum5rwnxvkqt.gjg:3;79;l=c84718<9ed78ecm683h8b0qyon
3.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适用场景不同在哪?保险频道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是两种在金融保险领域较为常见的险种,它们虽然在保障信用风险方面有相似之处,但适用场景存在明显差异。 保证保险主要是由义务人(被保证人)向保险人投保,当义务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给权利人造成损失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它更多地应用于商业交易、工程建设等场景。在商业交易中,供应商为确保买方能jvzquC41kpyvtjseg0nfz~s0eqs04977/36.5:4444695<=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