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 90%的商户在和任何支付公司咨询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定是你们费率是多少?因为从任何刚开始准备对接信用卡和本地支付的商户来讲,%+ xx USD是无需经验就能理解的费用。但是那些你们看不到的成本确深藏在水底。
目录
01收费模式一览
目前卡支付定价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IC++模式,另外一种是 Flat Rate (统一费率报价)。我们将这两种模式大概介绍下,然后做一些简单的对比,看下你的公司目前适合哪种报价的模式。
01.1 Interchange 费用是什么?
01.2 IC++ 定价
01.3 Flat Rate (统一费率报价)
【运营小知识】
02显性成本一览
01.一次性接入费,年费,月费
这些费用本身在卡收单这个领域来说,不是一个硬性要收的费用。很多国内的收单公司都会收一个固定的接入费,年费,一般主要针对小型的商户。这个费用更多像是一个服务费,确实刚刚开始做的小商户会有很多问题也需要更多的人来服务和及时的响应。所以如果你对服务和响应有很高要求的话,推荐刚开始合作中国的收单公司。海外的收单公司虽然不收年费,接入费但是有可能会收月费是为了保证最低收入对于那些小交易量的商户。虽然海外公司一般都会在国内配备帐户经理来服务和响应,但是由于主要团队都在海外,你们对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不要报太大的希望。
02.交易手续费,拒付费,退款费,风控费用,保证金
交易手续费:这个比较简单,一般信用卡都是 %+ 固定金额,本地支付的话有的是只有 % 比较适合客单价低的产品。拒付费:收单行一般是10~15USD,三方或者四方的支付服务商一般是 15USD~25 USD退款费用:这个也是取决于支付方式本身,一般是手续费不退没有额外的退款手续费,但是有的支付方式还是会有额外的退款手续费风控费用:这边就比较有意思,很多三方的支付公司如果额外把风控费用单独列出来其实只是多收费,因为就算不用他们的风控他们为了维护上游渠道必然还是会要做交易风控的保证金:这个不算是一个费用,但是会影响你的现金流,毕竟钱放在别人那边还是很被动。卡组这边没有硬性要求收保证金,三方支付服务商为了控制自己的资金风险,会根据商户的历史交易数据以及历史拒付率还有商业模式,一般商户风控部门会评估是否要收取保证金。如果你的拒付率本身很低且商业模式风险低的话,完全可以争取不收保证金的。
03.税率
税率基本上有 4 种类型,VAT, GST,WHT,IOF(巴西)。VAT/GST: 不同国家的叫法不一样但是都是消费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消费者需要自己承担的一种税费。预扣所得税 (WHT),直白点就是你在人家某个国家产生的利润出境的时候需要缴纳 % 的收入税。这个一般是应该有商户承担的。IOF (巴西) 主要是巴西的一种金融交易税,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信贷、外汇、保险和证券交易等金融操作征税,来调控经济和增加财政收。这个可以归类为收入税。
03隐形成本
汇率 FX Markup
汇率确实是商户很容易忽略的,正常情况只要是币种有切换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汇损,但是在本身汇损的情况下,第三方服务商一般还会有一个 markup,这个要不然就是他们的额外收入,也不然就是为了防止上游给他们的汇率不好,损失利润。但是这个 FX markup 不是所有的支付公司都有。
1,定价币种: 你的产品定价是什么币种?USD 还是本地货币?
2,交易币种: 你的交易通道是否支持本地货币作为交易币种还是这里如果不支持的话 就要用默认的那些大币种比如 USD, EUR, GBP 等,这个时候就会出现汇损。(注意:如果通道不支持定价币种作为交易币种的话,消费者的发卡行会收取消费者一定的货币转化费用,其实这种消费体验也不好的)
3,结算币种: 你和支付公司之前约定的以什么币种结算比如 USD, EUR
【运营小知识】
RDR / Ethoca
先科普下,这两种方式是 Visa 和 Mastercard出的降低拒付的一个产品,基本上在消费者和自己的发卡行发起争议在演变为拒付之前,RDR/Ethoca 会与发卡行或收单行沟通,自动从商家的账户中扣款并发放退款。这样可以防止争议升级为拒付,从而降低拒付率。
RDR:是 Visa的产品,收费大概是 4-5 美金一笔Ethoca :是属于 Mastercard的产品,收费大概一笔是18-19USD 一笔
【运营小知识】
04
综合成本
我们从一个更大的维度去看成本这件事,一笔交易没有成功真的只是损失了客单价本身吗?我们一起来捋一下整个获客到支付成功的完整链路(如图)。
2,在结账页面,就会有将近 30 单的损失,可能原因有‘’网站没有安全标识‘’,‘’产品价格高但是没有提供分期付款‘’,‘’选择支付方式之后跳转页面引起流失‘’,‘’页面加载太慢‘’,‘’忘记卡号没有在身边‘’等等
3,交易进入风控之后,支付服务商的风控系统会先过一遍,这里就会再次损失掉2 单
4,支付服务商之后会把放行的交易请求卡组,卡组会请求发卡行来做3DS验证 (注意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强制要求过3DS),3DS在有些国家是强制进行的比如欧盟,在美国是没有强制。3DS 验证主要是为了确保是消费者本人持卡消费,如果验证通过之后也是没有办法在提起拒付的。这边如果有3DS 失败的订单又会损失大概 4 单
5,之后发卡行需要授权交易,发卡行对于境内的交易相当于来说风控低,授权率高,但是对于境外 cross border 的交易来说授权率就会低很多大概有 10-20% 的差别。发卡行不授权还有可能是风控判断交易存在风险以及盗刷可能,也有可能是本身消费者卡的额度或者余额不足等,按照授权率 90% 来说,这边又会损失掉六单。
6,这里还有一个实时的风控规则会在用用户维度判断是否要发货。这边也会有损失大概两单所以最后的最后成功付款的用户只有 56 位,投入 2000 美金才产生 2800 美金的收益,还没减去货物本身的成本💰
7,请注意交易后还有一定数量的拒付产生,在这里会有会拒付手续费 15-25 美金+货物的价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