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被前员工讨要百万大单佣金,代理人因欺骗投保人被终身禁业

一向被视为非上市险企中佼佼者的泰康人寿,近期陷入了被前员工讨薪的舆论风波。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保险行业代理人队伍就在不断清虚收缩,实现从过去的“人海战术”转向“绩优代理人”方向发展。

从今年以来泰康人寿的罚单来看,该公司存在频繁的销售误导、欺骗投保人顽疾,甚至有代理人因欺骗投保人被终身禁业。这些问题对业绩蒸蒸日上的泰康人寿未来发展显然存在不利。

01

被前员工发视频讨薪

针对此事,泰康人寿保险官方热线回复称,公司已经核实到并不存在事件所述的违法情况,并已建议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但相关工作人员无视法律规定,多次到公司职场,扰乱公司经营秩序,并通过媒体散布虚假消息,目前公司已做报警处理,并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其责任的权益。

7月6日,该维权人再发视频解释称,收到的被解约原因是6个月内零业绩,也就是业内俗称的挂零,不过其同时声称,此项规定并非强制执行,公司内还存在其他相同情况的业务员并未被解约。

作为寿险公司,泰康人寿一直较为依赖个人渠道,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个人渠道规模保费占比分别为70.66%及66.71%。2024年一季度占比降低主要由于银保渠道规模保费占比大幅增长。

02

净利润前后矛盾

投资收益率下降

泰康人寿的经营业绩在2023年行业整体净利润水平下降的环境下显得比较突出。

2023年,泰康人寿营业收入2388.37亿元,同比增长15.79%;原保险保费收入2000.36亿元,同比增长20.47%;净利润130.52亿元,同比增长19.80%。是千亿以上营收的6家寿险公司中唯一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的。

2024年一季度,泰康人寿营业收入为880.89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851.96亿元,同比增长20.59%。原保险保费收入846.56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由2021年的4.95%增长至2023年的5.65%,于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至5.09%。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2024年第1季度)》显示,泰康人寿一季度净利润为17.78亿元,而在联合资信及中诚信国际分别出具的两份《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信用评级报告》中则均显示为15.83亿元。

2023年,泰康人寿规模保费为2614.32亿元,同比增长17.04%。分险种来看,2023年传统寿险、分红保险、万能保险规模保费收入有所增长,长期健康险、投资连结险、短期意外及健康险规模保费则有所下降。自2022年以来,泰康人寿持续调整投资连结险销售力度,侧重发展万能保险业务,投连险规模保费继2022年大规模下降后,2023年同比再降79.55%,仅4.50亿元。

分期限来看,2023年泰康人寿保险业务收入2031.88亿元,同比增长18.93%。其中趸缴业务、期缴业务首年、期缴业务续期收入分别为344.98亿元、338.84亿元、1348.0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10.10%、30.00%、5.03%。

受分红年金增长的推动,趸缴规模保费占比持续提升,续期业务占比持续下降,业务期限结构有待优化。

联合资信评级报告显示,线下展业及保险行业代理人队伍清虚等保险业务市场环境变化,造成公司期缴业务续期保费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以来,受期缴首年保费规模下降以及趸交业务的较快增长影响,公司新业务价值及新业务价值率均有所下降,2021年-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新业务价值分别为131.11亿元、119.77亿元、128.54亿元及33.20亿元;新业务价值率分别为14.36%、12.29%、10.08%及6.04%。

投资收益方面,2023年,泰康人寿投资收益率为2.57%,较上年同期下降0.46个百分点,不及行业平均。同期,据统计,76家有相关数据披露的寿险公司平均投资收益率约为3.08%。由于公司将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债券重新分类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导致其他综合收益明显增长,因而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由上年的0.56%升至6.64%,并在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中位居第一。

截至2023年末,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72.11%、163.77%,较上年末分别提高了60.64、58.03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3月末,两项均较上年末小幅提升,分别为275.62%、165.29%。

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95.6%、130.3%,其中人身险公司分别为186.2%、113.5%。泰康人寿优于同行业水平。

03

欺骗投保人成顽疾

有代理人被终身禁业

2024年一季度,泰康人寿处罚较少,全系统各级机构累计受到行政处罚4家/次,累计罚款金额合计16.4万元。

其中包括海南分公司的外聘讲师在讲解产品时存在销售误导的问题,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海南监管局处以罚款5万元;海南电话销售中心存在部分电销坐席销售误导的问题,被海南监管局处以罚款10万元。

到二季度罚单数量有了明显上升,累计收到罚单36张,总处罚金额约339.1万元。

此外,泰康人寿被罚原因还集中在欺骗投保人;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外利益;虚挂人力;编制虚假资料;违规委托医护人员销售健康保险产品;员工虚挂代理业务套取费用;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对保险代理人的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罚”制度下,上半年,全国保险业共1200余人次受到行政处罚,31人被顶格禁业处罚,16人被责令终身禁入保险业。

其中包括时任泰康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分公司个人保险代理人宋永军,于4月22日因欺骗投保人被监管处罚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详细解释万能型保险里面包含哪些内容(3)万能险账户透明 很多人购买万能险,正是看中它账户设计透明,费用清晰透明这样一个个性设计,不仅仅在保障成本方面,而且所缴保费扣除初始费用也是这样,又或者你想知道进入投资账户的比例,都能从给出的详细说明里了解。 并且保险公司每月或者每季度都会做保单账户价值结算,之后便公布当月或当季的结算利率。 jvzquC41yy}/ky65:0ipo8rr13<8:B<:57<75?<9588:0qyon
1.八家上市险企共揽保费超两万亿元“六升两降”增速分化对于新华保险保费收入规模的缩减,业内认为主要受银保渠道整顿及趸交保费收入下降影响。 “报行合一”要求深入落地以来,对部分险企的影响仍在持续释放。新华保险在此前的保费收入公告中表示,保费收入同比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银保渠道趸交保费收入下降,但个险渠道业务达成和增长良好,价值较好,结构优化。与之类似的,jvzq<84pgyy/39osmc4dqv3ep1814=5:445d8?6265=677xjvor
2.工作有亮点保险公司总结(精选17篇)主要销售产品为迎合市场现状,适合银行柜员销售的简单产品,趸交为推出的初始费用低、返本快、公布收益高的的系列万能型保险和系列两全保险,期交为高内涵价值的保险。 一季度经过全体同事共同努力和公司的政策支持下,开门红战役取得完美开局,累计承保规模保费2530.5万,其中一月规保824.5万,其中包括产品,二月份规保1350万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hbqncpiuoiƒzq|qthlrj135;63>>80jznn
3.保险公司收益来源(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险公司收益来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险公司收益来源范文第1篇 保险资金来源的期限短。财产保险公司可以进行资金运用的资金主要有自有资本、经营利润和保费收入中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这三项资金来源中,自有资本和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5;9:50qyon
4.保险行业观察:1月保费收入下滑短期阵痛助推高质量发展受人身险保费收入回落、“开门红”提前等因素影响,A股5家上市险企2024年1月共实现保费收入(指原保险保费收入,下同)5506亿元,同比下降2.6%。其中,中国人寿受益于其个险渠道保费占比高、代理人队伍产能提升、公司“开门红”筹备提前等因素,1月保费收入2066亿元,同比增长2.23%;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1月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5652623=87;84ivvq
5.保费有多重口径,主要为:规模保费——原保险保费收入——已赚保费根据《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15 号),对规模保费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混合合同分拆后的保费数据,得出原保险保费收入。 管理部门是希望“保险姓保”,不希望偏理财性质的投资款进入“原保险保费”这个项目里,所以保险公司首先将万能险和投连险这两块剔除出来(这两个险种解释具体见之前的文章 jvzquC41zwkrk~3eqo578==45;79786654683>;
6.行业研究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信用观察保费收入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行业承保业务回暖,增速回升,人身险公司当期规模保费收入和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27,326.30亿元和23,276.07亿元[1],同比分别增长12.09和13.83%。业务结构方面,2023年上半年,人身险公司万能险业务新增缴费金额回升,投连险业务规模持续收缩;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为3,969.86亿元,同比增长4.93%;投连险独立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nqwj{1duof8724531;6651fud/rr|osgyj@8587<20|mvon
7.银保渠道收入分化:人身险公司业务增长财险公司持续回落南方财经全媒体 郑嘉意 北京报道 6月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全行业银行代理渠道各项业务数据,调研部分重点机构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发展情况与业务策略,从市场整体情况、保费收入、产品结构、市场集中度等多个维度入手,解析了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市场发展情况jvzq<84kpxktv762lsqb0lto0et0497428681l;5;7?63A=0ujznn
8.保险行业的盈利模式范文财产保险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财产保险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财产保险密度和深度明显提高。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473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