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事故就傻眼?修车费、医疗费压得喘不过气?那是因为你的车险没买对!很多老司机以为有交强险就万事大吉,殊不知它赔付额度低,根本无法覆盖重大事故的损失。真正能在关键时刻为你兜底的,是车辆商业险。商业险种类繁多,但普通家用车主,我们只需要牢牢抓住“第三者责任险”、“车损险”、“座位险”和“医保外用药责任险”这四大金刚,就能以最合理的预算,构建最坚实的保障。
随着汽车成为家庭标配,如何正确购买车险,成为了每位车主的必修课。交强险是国家强制购买的,但其保障范围和额度都非常有限。想要获得更全面的保障,商业险必不可少。下面,我们就将车辆商业险的核心内容掰开揉碎,让你一次性看懂,买得明白,用得安心。
第一、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最重要的“保命符”
这是商业险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险种,没有之一!它的作用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给“第三方”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这里的“第三方”指的是除了你和你的车、以及你车上的乘客之外的所有人或物,比如对方的车辆、行人、路边的设施等。
为什么必须买:如今豪车遍地,一旦发生碰撞,维修费动辄数十万。更严重的是,如果造成人员伤亡,赔偿金额更是可能高达上百万。交强险最高20万的死亡伤残赔偿额度在重大事故面前杯水车薪,而三者险可以提供100万、200万甚至更高的保额,是防止车主因意外事故而“一撞返贫”的关键保障。
购买建议:建议保额至少选择200万元起步。在一二线城市或经常跑高速的车主,考虑到更高的风险和赔偿标准,300万元的保额会更加稳妥。保费相差不大,但保障却天差地别。
第二、车辆损失险(车损险):爱车的“金钟罩”
如果说三者险是赔给别人的,那车损险就是赔给自己的。无论是碰撞、倾覆、火灾、爆炸,还是外界物体坠落、倒塌,甚至是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车辆自身损失,都可以通过车损险来赔偿。
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新的车损险保障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展,已经将过去的盗抢险、玻璃险、自燃险、涉水险、不计免赔险等多个附加险种的保障责任都包含了进来。现在只需要买一个车损险,就相当于拥有了“全家桶”式的保障,性价比极高。
购买建议:对于新车或价值较高的车辆,车损险是必选项。它可以确保在车辆受损时,高昂的维修费用能由保险公司承担,让你修车不心疼。
第三、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家人朋友的“安心座”
这个险种保障的是你车上的司机和乘客。当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车内人员伤亡时,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进行赔偿。它分为“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两部分,可以分开投保。
为什么不能少:很多人误以为自己和家人有人身意外险,就不需要座位险了。但请注意,座位险是跟“车”走的,无论谁开你的车,或谁坐你的车,只要在车上出事,它都能赔。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乘坐你车辆的家人和朋友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购买建议: 每个座位的保额建议选择5万元至10万元。如果经常搭载家人或朋友出行,这个险种的必要性非常高,几杯奶茶的钱就能换来一份安心。
第四、医保外用药责任险:医疗费的“补充包”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但容易被忽略的附加险,必须在投保了三者险或座位险后才能购买。它的作用是,当事故造成第三方或车上人员受伤时,对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自费药、进口药等费用,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为什么很关键:在重大伤病治疗中,很多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特效药、进口器材都属于自费范畴,费用高昂。如果没有这个保障,即便有三者险和座位险,这部分费用也需要你自己承担。
购买建议:这是一个保费极低(通常几十元)、保障杠杆极高的险种,强烈建议作为三者险的“黄金搭档”一并购买,能有效填补医疗费用的保障缺口。